胃底息肉严重吗?

关键词: #息肉
关键词: #息肉
胃底息肉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理类型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少数可能伴随癌变风险。
胃底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长期胃酸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内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多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上腹不适或消化不良。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占绝大多数,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癌变概率,尤其直径超过10毫米或伴有表面溃疡时需警惕。胃底腺息肉与长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相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胃底息肉具有较高恶变风险,可能伴随结肠多发息肉。特殊类型如胃底腺癌伪装成的息肉样病变或神经内分泌肿瘤,需通过病理活检鉴别。胃息肉合并进行性消瘦、呕血或贫血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转化。
发现胃底息肉应完善超声内镜评估层次结构,直径超过5毫米建议内镜下切除。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物,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患者应每年复查胃镜,腺瘤性息肉切除后3-6个月需首次随访。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胃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