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脑梗后遗症

中医治疗脑梗后遗症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敷贴、康复训练等方式。脑梗后遗症通常由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肝肾亏虚、风痰上扰、脉络痹阻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头晕目眩等症状。
针对气虚血瘀型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含黄芪、当归尾、赤芍等成分,有助于益气活血通络;痰浊阻络型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含半夏、白术、天麻等化痰熄风药物;肝肾亏虚者适用左归丸或地黄饮子,含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药材。需由中医师辨证后煎煮服用,避免自行配伍。
常选取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改善肢体功能障碍;针对言语不利可加刺廉泉、通里穴;口眼歪斜重点针刺地仓、颊车穴。电针刺激可增强肌力恢复,头针疗法对认知功能改善有明显效果。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每周治疗3-5次。
运用滚法、揉法、拿法等手法松解患侧肌肉痉挛,配合关节摇动防止挛缩畸形。循经按摩胆经、膀胱经促进气血运行,点按环跳、阳陵泉等穴位缓解下肢痿软。家属可学习简单手法每日辅助按摩20分钟,但急性期需避免剧烈手法。
将川芎、丹参、三七等活血药物制成膏剂贴敷于肩髃、曲池等穴位,通过透皮吸收改善局部循环。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可引火下行,缓解头晕症状。皮肤过敏者应慎用,每次贴敷不超过6小时。
结合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从简易站桩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针对手指精细动作可练习握核桃、捻豆子,下肢功能训练采用太极步法。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配合呼吸吐纳调节气血运行。
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方能显效,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黑木耳、山楂等活血食材。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或导引术练习。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若出现头痛加剧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中药与西药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服用,防止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