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什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心率、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及及时就医复查。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控制病情。
心律失常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选择针对性药物。服药期间需观察有无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日常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控制钠盐摄入量在每日5克以下。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午休不超过30分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病情,冬季需注意保暖,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
患者应学会自测脉搏,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并记录,发现脉搏节律异常或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低于50次/分时应及时就诊。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干扰心率的药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相关指标。治疗期间出现心悸加重、胸痛、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外出时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药物,注明所患疾病和用药信息。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下实施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