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的区别
              免疫科编辑
              医语暖心
              
              免疫科编辑
              医语暖心
              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是两种不同的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前者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后者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无法有效防御病原体。
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时,免疫系统将自身组织误认为外来威胁并发动攻击,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这类疾病通常具有器官特异性或系统性特征,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关节滑膜,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影响皮肤、肾脏和神经系统。典型表现包括关节肿痛、皮疹、疲劳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自身抗体阳性。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控制异常免疫反应,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针对性阻断炎症因子。
免疫缺陷则表现为免疫防御能力不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免疫缺陷多与遗传相关,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可能由HIV感染、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患者易发生反复感染,包括肺炎、中耳炎等,严重时可出现机会性感染。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或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片控制HIV感染。预防性抗生素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可用于减少感染风险。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接触感染源。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反复感染或自身免疫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通过免疫球蛋白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明确诊断。两类疾病均需长期随访管理,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