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保健护理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注重皮肤保护、饮食调整、适度运动、预防感染及心理调节等保健护理措施。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避免搔抓或摩擦紫癜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禁用碱性肥皂或过热洗澡水。若出现皮肤破损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合并瘙痒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地奈德乳膏缓解症状。
急性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坚果、芒果等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蔬菜水果。肾脏受累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跑跳或对抗性运动,防止关节损伤或皮肤出血加重。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宜。
保持居室通风并定期消毒,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检测血常规,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活疫苗需在病情稳定期接种。
患者因皮肤病变易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家长需帮助儿童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用绘本讲解疾病知识。参加病友互助小组有助于改善社交恐惧,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建立症状监测日记,记录每日皮肤紫癜范围、关节疼痛程度及尿液颜色变化。每三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持续关注肾脏损害进展。冬季注意下肢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夏季外出需做好防晒。烹饪时优先采用蒸煮方式,减少油炸食品摄入。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突发剧烈腹痛或血尿时需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