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眼角在哪里和作用

内眼角是位于眼睛内侧的解剖结构,医学上称为泪阜,主要功能包括引导泪液流向、保护眼球和参与面部表情。
内眼角处的泪小点与泪小管相连,构成泪液排泄系统的起始部分。当泪腺分泌泪液后,通过眨眼动作将泪液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随后多余泪液汇集至内眼角区域,经泪小点进入鼻泪管排入鼻腔。这一过程对保持眼球湿润和清除异物具有重要作用。
内眼角的半月皱襞和泪阜富含结缔组织与皮脂腺,能缓冲外力冲击。其特殊形态可阻挡灰尘、汗液等直接流入眼球,同时分泌脂质成分防止泪液过快蒸发。这些结构协同作用形成物理屏障,减少外界刺激对眼表的损伤。
内眼角通过眼轮匝肌内侧束与面部表情肌相连,在皱眉、眯眼等表情动作中发挥支点作用。其位置变化会影响眼裂形态,进而传递不同情绪信号。临床观察发现,内眼角形态异常可能导致假性内斜视等外观问题。
内眼角与鼻梁形成的夹角是眼部美学重要参数,正常范围为48-55度。该角度过大会显眼距增宽,过小则呈现内眦赘皮特征。在整形外科中,内眼角成形术常被用于调整眼睑形态,改善眼部整体协调性。
内眼角区域易发生泪囊炎、麦粒肿等感染性疾病,先天性泪道阻塞也多在此处表现。检查时可观察有无红肿、分泌物或压痛,泪道冲洗试验能评估排泄功能。对于反复发作的结膜炎患者,需重点关注内眼角清洁状况。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手揉搓内眼角,卸妆时用棉签轻柔清洁该区域。佩戴隐形眼镜者需定期检查泪液分泌情况,游泳时建议使用护目镜防止病原体感染。若出现持续流泪、分泌物增多或局部肿痛,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泪道造影等专项检查。保持充足睡眠和适量维生素A摄入有助于维持内眼角腺体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