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预防近视

日常预防近视可通过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调整用眼环境、均衡饮食、定期视力检查等方式实现。近视的发生与遗传、用眼习惯、环境光照等因素相关,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近距离用眼每30-40分钟需休息5-10分钟,可通过闭眼或远眺放松睫状肌。避免连续阅读、使用电子屏幕超过1小时,儿童青少年每日非学习目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工作学习时可采用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注视20英尺外物体20秒。
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全光谱光线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眼球追踪的运动效果更佳。阴天时户外光照强度仍能达到预防近视所需阈值。
阅读时应保持30厘米以上的视物距离,电子屏幕中心点需低于眼睛水平线10-20厘米。室内光照强度应维持在300-500勒克斯,避免在昏暗或强眩光环境下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开启护眼模式,调节屏幕色温至暖色调。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含叶黄素的菠菜、玉米,以及富含DHA的深海鱼类。钙质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巩膜强度,建议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控制高糖饮食,血糖波动可能加速眼球壁变形。
儿童青少年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成人每年至少检查1次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远视储备消耗。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假性近视阶段通过药物和视觉训练可逆转。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书桌高度应与胸口平齐。使用防蓝光眼镜需谨慎,其预防效果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睫状肌恢复,学龄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9-10小时。已近视者需遵医嘱配镜矫正,避免因模糊像刺激加重近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