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和维护
眼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关键词: #青光眼
眼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日常需注意眼压监测和用眼卫生。青光眼通常由房水循环障碍、遗传因素、眼部外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眼压升高、视野缺损、头痛等症状。

降眼压药物是青光眼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和视野。药物可能引起结膜充血、睫毛增生等副作用,出现不适需及时就诊。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通过改善房水引流降低眼压,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解除瞳孔阻滞,常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预防复发。激光治疗创伤小但效果可能随时间减弱,术后需配合药物维持并避免揉眼,防止前房出血等并发症。
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房水引流通道控制眼压,适用于药物和激光无效的患者。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用于难治性青光眼,通过导管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术后需长期使用抗瘢痕药物如丝裂霉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引流过强引发浅前房。

每日定时测量眼压可发现波动规律,家用眼压计需校准后使用。24小时眼压监测能识别夜间高峰值,指导用药时间调整。记录眼压变化时需标注测量体位和状态,平卧位眼压通常比坐位高,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下降。
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诱发瞳孔散大,阅读时保持光线充足。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000毫升内,分次饮用防止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禁止倒立、举重等增加胸腔压力动作。佩戴护目镜防止眼部外伤,情绪波动时通过深呼吸调节。

青光眼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花青素含量高的蓝莓、胡萝卜等食物。每3-6个月进行视野检查和视神经OCT评估,突发眼胀痛伴恶心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会协助滴眼药和识别急性发作症状,共同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眼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