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室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42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医源性室性心律失常可通过停用诱发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射频消融术等方式治疗。医源性室性心律失常通常由药物不良反应、电解质失衡、心肌缺血、心脏基础疾病、手术操作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晕厥、胸闷等症状。

1、停用诱发药物

医源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奎尼丁、洋地黄类、抗抑郁药等药物有关。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用或更换诱发药物,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性心律失常。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胺碘酮片等药物过渡控制。

2、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通过静脉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氯化钾缓释片等纠正电解质失衡,维持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对于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丢失,需调整利尿方案并加强监测。

3、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性发作时可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盐酸美西律片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长期治疗可选择盐酸胺碘酮片、索他洛尔片等Ⅲ类药物,但需定期监测QT间期和甲状腺功能。药物选择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心脏基础疾病个体化调整。

4、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对于反复发作室速、室颤的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ICD进行二级预防。ICD能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降低猝死风险。术后需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避免强电磁场干扰。

5、射频消融术

对于药物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可通过射频消融术破坏异常电活动病灶。术前需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靶点,术后监测有无并发症。该方法对特发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等类型效果较好。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出现心悸加重、持续胸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