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依据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24次浏览

关键词: #血小板 #诊断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通常有存在临床表现、体征、血常规检查异常、染色体检查异常、骨髓检查异常等,若是确诊为本病,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存在临床表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患病以后会出现多种症状,比如出血、血栓形成等。

2、体征:

如果出现肝脾体积增大、皮肤黏膜瘀斑等体征,也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依据。

3、血常规检查异常:

若是患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后,通常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液小板形态改变的异常表现。

4、染色体检查异常:

在进行染色体检查时会发现JAK2V617F基因突变、CALR、MPL基因突变等。

5、骨髓检查异常:

进行骨髓检查时,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形态异常。

若是条件允许,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配合医生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