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预防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控制、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手术、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生活方式调整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片等可通过调节心肌电活动稳定心律。适用于早搏、房颤等轻中度心律失常,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副作用。
通过体外电击或体内植入装置纠正恶性心律失常。体外同步电复律用于房颤、室速急性发作,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自动识别并终止室颤,适用于猝死高风险患者。
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根治阵发性室上速、房颤等特定类型心律失常。手术创伤小但需精确标测,术后可能出现心悸、胸痛等短期不适。
永久起搏器适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通过电脉冲维持正常心率。植入式心脏监测仪可长期记录心电数据,辅助诊断间歇性心律失常。
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戒烟、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心脏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异常。
心律失常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限制高脂高盐食物。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胸痛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