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血是什么情况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34次浏览

关键词: #出血

排便出血是指在大便的时候有血液自肛门流出。大便出血本身不是一个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上,如下消化道出血常常引起便血,偶尔也见于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破裂,消化性溃疡,寄生虫病,肠道肿瘤,痔疮,肛裂等情况都可以造成便血。维生素缺乏中毒,传染病,肠道息肉也可以引起便血。

临床表现:

痔疮,肛裂,肠息肉所引起的便血,经常和大便混在一起,或者大便后仍有鲜血流出。内痔或者肠息肉引起的便血,一般没有明显的痛觉。肛裂所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明显的疼痛。

肠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疾病所引起的便血经常和大便混在一起,还常常伴有黏液或者脓液。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便血,多数表现为黑色大便。个别患者由于上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比较短,也可表现为大便排出大量红色血液。

肛门指诊以及胃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等,可以查明出血部位以及性质。血液分析以及骨髓穿刺检测,可以检测出血液系统疾病所引起的便血。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出细菌或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便血。

治疗措施:

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可以服用云南白药胶囊或者肾上腺色腙片。在查明引起出血原因时,应当积极的治疗引起出血的原发疾病。消化系统,息肉,肿瘤,痔疮,肛裂所引起的出血,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所引起的出血,及时的驱虫治疗,比如口服阿苯达唑。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所引起的便血,针对致病菌,应当及时的抗感染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