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内壁长了一个肉疙瘩一碰就疼

鼻孔内壁长了一个肉疙瘩一碰就疼可能是鼻前庭炎、毛囊炎或鼻息肉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鼻前庭炎是鼻孔入口处皮肤的炎症,可能与频繁挖鼻、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触痛明显,可能伴随黄色结痂。治疗需避免刺激鼻腔,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保持鼻腔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
鼻毛根部毛囊感染可形成红色疼痛性丘疹,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典型症状为局部硬结伴压痛,可能化脓。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避免挤压患处。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增生形成息肉,表现为半透明肿物,触碰易出血疼痛。需鼻内镜检查确诊,较小息肉可尝试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较大息肉需行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过敏体质患者需同时控制过敏性鼻炎。
鼻腔疖肿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深部感染,表现为局限性隆起伴剧烈跳痛,可能伴随发热。早期可热敷并涂抹鱼石脂软膏,成熟后需由医生切开引流。严禁自行挤压,避免引起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表现为表面粗糙的菜花样新生物,触碰易出血疼痛。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彻底清除为主,可能需联合干扰素治疗。具有复发倾向,需定期随访复查。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肿物持续增大、出血或伴随发热头痛,应立即就诊。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鼻腔充血,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可减少鼻腔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