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3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控制疼痛、抗凝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密切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给予氧气吸入: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给予氧气吸入以缓解症状。

3.控制疼痛: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胸痛。为了减轻疼痛,可以给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4.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5.营养支持: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恢复健康。因此,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