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的危害

玻璃体切除术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白内障加重、眼压异常、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眼病,需由专业眼科医生评估风险后实施。
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术中牵拉或术后玻璃体腔填充物移位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视野缺损、闪光感等症状,需通过巩膜外垫压术或激光治疗干预。眼内感染多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表现为眼痛、视力骤降,需紧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伏立康唑眼用凝胶等抗感染药物。部分患者术后晶状体混浊速度加快,与手术器械接触或眼内环境改变相关,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眼压波动在气体填充患者中较多见,惰性气体膨胀可能引发急性高眼压,需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硅油填充者可能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必要时需取出硅油。玻璃体积血常因术中损伤视网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导致,轻度出血可自行吸收,反复出血需进行玻璃体腔灌洗。糖尿病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高空飞行等可能影响眼压的行为,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眼底OCT、眼压测量等项目,若出现眼红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长期硅油填充者每3个月需检查角膜内皮功能,6-12个月后根据视网膜恢复情况决定取出时机。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