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下出血如何治疗

眼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406次浏览

关键词: #出血

结膜下出血是眼科常见的疾病,是因为结膜下血管破裂或透过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早期可局部冷敷。用冷水毛巾敷在眼睛表面,每次约10分钟,每天1~2次。48小时后,可更换局部热敷,促进吸收,7~12天内自行吸收。如果症状复发,应进行全身检查,以消除全身疾病。只有明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避免疾病的复发。

结膜下出血注意事项

1、结膜下出血,首先要找出原因。例如,大多数患者是由眼外伤引起的。如果找不到具体的病因,可能与老年人的高血压有关。

2、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不要用眼睛疲劳。否则,容易反复发病,结膜下出血加重。

3、结膜下出血不会导致视力下降,但如果发现眼睛视力模糊,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眼科治疗,排除眼底出血的可能性。如果被诊断为结膜下出血,也应治疗病因。

结膜下出血的原因

1、结膜下出血的病因很多,如揉眼、异物入眼、结膜炎等。

2、全身性疾病包严重咳嗽、呕吐、便秘、高血压、肾病综合征血液病动脉硬化等,可引起球结膜小血管破裂,从而引起结膜下出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