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什么 有哪些危险的症状

急救知识编辑 医言小筑
56次浏览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食物

食物中毒是摄入被污染或有毒食物后引发的急性健康问题,危险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泻带血、高烧超过38.5℃以及神经系统异常。处理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补充电解质,严重时需就医洗胃或抗生素治疗。

1.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微生物污染占80%以上病例,沙门氏菌常存在于生鸡蛋和未煮熟的禽肉,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厨师皮肤伤口污染食物,副溶血性弧菌多见于未煮熟的海鲜。化学性中毒常见于农药超标的蔬菜、亚硝酸盐过量的腌制食品。误食毒蘑菇或发芽马铃薯等天然毒素也会导致中毒。

2. 危险症状识别标准

消化系统出现每小时超过3次的喷射状呕吐,腹泻物呈米泔水样或含黏液血丝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体温持续高于39℃伴寒战可能预示沙门氏菌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物模糊、吞咽困难提示肉毒杆菌中毒风险,这类患者病死率可达20%。孕妇、儿童和老人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提示脱水已达中度。

3. 紧急处理三步法

立即催吐适用于清醒且中毒1-2小时内者,可用手指刺激舌根,但腐蚀性毒物中毒禁止催吐。补液首选口服补液盐III,每袋兑250ml温水,4-6小时内分次喝完500-1000ml。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输液速度儿童20ml/kg/h,成人500ml/h。

4. 医疗干预指征

出现下列情况必须急诊:持续6小时无尿、意识障碍、抽搐发作。医院可能进行胃管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素。细菌性中毒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肉毒中毒需注射抗毒素血清。重症患者需入住ICU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 预防关键控制点

烹饪时保证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禽肉煮沸后继续烹煮10分钟。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冷藏需分层存放生熟食。外出就餐观察餐馆卫生等级,避免食用颜色异常或气味刺鼻的食物。定期检查家庭冰箱温度,冷藏室应低于4℃,冷冻室维持-18℃以下。

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与病原体类型、摄入量及个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循环衰竭表现属于医学急症,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器官损伤。日常注意食品采购渠道的安全性,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砧板刀具需生熟分开。夏季气温升高时,凉拌菜应当餐食用完毕,剩余饭菜再次食用前需充分加热。建立这些防护习惯能有效降低90%以上的食物中毒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