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恶露的表现是什么 产妇恶露有这四种表现

产妇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及坏死组织经阴道排出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持续4-6周,表现为血性、浆液性、白色恶露三个阶段。异常表现包括出血量突增、异味、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1.血性恶露
产后3-4天内排出,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含大量血液、蜕膜组织及少量胎脂。正常量为月经期的1.5-2倍,若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或出现血块大于鸡蛋,提示产后出血可能。建议使用计量型卫生巾监测,避免剧烈活动,侧卧休息减轻会阴压力。
2.浆液性恶露
产后4-10天转为淡红色浆液状,含少量血液、宫颈黏液及微生物。正常日排出量约50-80ml,若持续两周未转淡或反复出现鲜红色,需排查子宫复旧不全。可按摩子宫底促进收缩,饮用益母草红糖水辅助排淤,每日温水清洗外阴2次。
3.白色恶露
产后10天后变为白色或淡黄色,含大量白细胞及表皮细胞。正常持续2-3周,若超过4周未净或伴随豆腐渣样分泌物,可能合并感染。需更换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盆浴,出现瘙痒时可用5%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冲洗。
4.异常恶露
恶露恶臭提示厌氧菌感染,灰绿色分泌物需警惕绒毛膜羊膜炎残留。体温超过38℃伴下腹痛,需急诊排查子宫内膜炎。B超检查可明确宫腔残留,药物治疗选择头孢曲松+甲硝唑联用,宫腔残留大于3cm需行清宫术。
产后42天内需每日观察恶露性状变化,血性恶露突然再现可能提示晚期产后出血。哺乳可促进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恢复,但出现发热寒战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保持会阴干燥,恶露量多时每2小时更换护理垫,异常情况及时至产科复查超声及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