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判断需结合情绪、认知、躯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排除生理疾病影响。核心标准包括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伴有睡眠或食欲改变。自我筛查可用PHQ-9量表,确诊需精神科医生评估。
1 情绪与认知症状
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是典型表现,患者常描述"高兴不起来"或"内心空虚"。兴趣减退体现在对既往爱好丧失热情,如不再参与社交活动。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部分患者出现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
2 躯体症状群
生物学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早醒较常见,部分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嗜睡。食欲改变可能导致体重波动,一个月内增减超5%。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消化问题或心悸需警惕,这些躯体化症状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达60%。
3 风险因素评估
遗传因素占发病风险的40%,直系亲属患病史需重点考虑。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偶可能诱发抑郁,持续压力会改变大脑海马体结构。慢性疾病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抑郁症状高度相关。
4 诊断流程与方法
三甲医院通常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17项版本评分超17分提示抑郁。医生会要求完成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需满足ICD-10标准:至少2项核心症状+2项附加症状,持续超两周。
抑郁症筛查阳性者应尽早就医,精神科医生可能建议药物联合心理治疗。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需持续服用4-6周起效,认知行为治疗通常需要12-20次咨询。轻度抑郁可通过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