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监测胆红素水平、光疗护理、预防感染、观察症状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
适当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日需喂养8-12次,配方奶喂养需按需供给。喂养不足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与排尿排便次数。若出现吸吮无力或拒奶,应及时就医评估。
2、监测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可无创监测黄疸程度,高危新生儿需每日检测1-2次。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需警惕核黄疸风险。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血液检测,监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光疗护理
中重度黄疸需进行蓝光治疗,光疗期间需遮盖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保证照射均匀,光疗箱温度需维持在36-37℃。家长需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光疗副作用,光疗后需补充适量水分。
4、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感染会加重黄疸。护理前需规范洗手,避免探视人员接触。脐带残端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皮肤褶皱处保持干燥。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
5、观察症状
家长需每日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扩展至手足心,注意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溶血性黄疸可能伴随苍白、肝脾肿大,遗传代谢病常伴呕吐、抽搐。发现异常需即刻就医排查病因。
护理期间需维持室温24-26℃,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可辅助退黄,但需避开强光时段并保护眼睛。母乳性黄疸可继续哺乳,若黄疸持续2周未退需复查胆红素。出院后需按医嘱随访,定期检测生长发育指标,接种疫苗前需确认黄疸完全消退。出现精神差、拒奶、发热等症状时须及时返院诊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 2 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处理
- 3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
- 4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 5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 6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 7 如何避免新生儿黄疸
- 8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范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