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初期

58817次浏览

腰椎间盘突出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的人群也是非常广泛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期,患者会有腰痛、脊椎侧弯、腰部容易扭伤、腿麻的症状。其中腰部扭伤这种初期症状,是容易被患者忽略的。

一些遗传因素、腰部受到了损伤、腰部的组织慢慢的老化等原因,就会导致我们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在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就会导致病情加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都有哪些症状吧。
  1、腰痛
  在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患者会有腰痛的症状。腰痛这种症状是最明显的一个症状。患者会有腰部牵扯痛、钝痛的感觉,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具有持续性的。一般会在患者长时间的坐着或者站着之后出现。有时候还会突然之间出现疼痛感,常常让患者无法忍受,这是由于椎间盘的纤维发生了破裂导致的。
  2、脊椎侧弯
  在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患者会有脊椎侧弯的症状。有些患者在腰部出现疼痛感的同时,还会有脊椎侧弯的症状,这时候患者的腿部是不会出现疼痛感的。
  3、腰部容易扭伤
  在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患者会有腰部容易扭伤的症状。当患者弯腰系携带、捡东西、叠衣服的时候,会突然出现腰部扭伤的情况。这种初期症状是一种容易被患者忽视的症状。这种腰部扭伤一般休息几天就可以缓解了。
  4、腿麻
  在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的时候,患者会有腿麻的症状。患者的腿部会有发麻发酸的感觉。患者会干燥自己的腿部的肌肉会没有力气。这种腿麻的症状一般会出现在患有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身上。
  通过上面腰椎间盘突出初期症状的介绍,大家对这个疾病,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上面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病情加重之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相关推荐

03:21
腰腿痛患者如何进行加强腰部肌肉柔韧性的运动
加强腰部肌肉柔韧性的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大腿后侧肌肉拉伸平躺于地面,一条腿伸直,一条腿屈曲置于墙壁上,慢慢伸直膝盖,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后侧肌肉,保持5~10秒。2、大腿前侧肌肉拉伸一手支撑墙壁站立,向后屈膝,用对侧手提拉对侧脚,向后抬大腿,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前侧肌肉,保持5~10秒。3、大腿屈肌群拉伸挺直腰部单膝触地,另一侧膝盖立起90度,身体前倾,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屈肌群,保持5~10秒。4、大腿旋转肌群拉伸平躺于地面单膝立起将另一条腿置于对侧膝盖上,然后慢慢按压上面的大腿,最大限度拉伸大腿旋转肌群,保持5~10秒。5、大腿伸肌群拉伸平躺于地面单膝,立起将屈曲膝盖向头侧拉近,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后侧伸肌群,保持5~10秒。6、腰部肌肉拉伸平躺于地面,双膝屈曲立起,双腿并拢将膝盖转向一侧,最大限度拉伸腰部肌肉,保持5~10秒。7、猫式和骆驼式拉伸双膝双手支撑地面抬头,视线向上,最大限度压腰翘臀,保持5~10秒,随后低头拱背,最大限度抬高腰部,保持5~10秒。8、腿臂交叉伸展双膝双手支撑地面,抬起左腿伸直,同时抬起右臂伸直,保持5~10秒,然后反方向抬右腿和左臂保持5~10秒。以上运动,每个动作要反复进行10~20次,每天早晚各运动15分钟。
02:01
腰椎手术患者日常应采取的正确姿势
日常生活正确姿势:1、起身不宜弯腰起身,应先侧身将双腿挪至床边后再起身。2、坐姿坐在椅子上时,背部和臀部应紧贴座椅,不宜坐在边缘或身体前倾。腰椎手术后应尽可能选择硬质座椅,而不要坐在沙发上,不要直接坐在地板上,不要盘腿而坐。日常活动不要采取蹲姿,尽量坐位或站立完成。3、站姿面向前方,保持腰背挺直,不宜身体前倾,含胸驼背,或将重心全部放在身体一侧。4、提物提拿重物时不要使用腰部力量,而应先屈膝拉近物品后挺直腰部,利用腿部力量整体向上提起重物。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原因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什么病
腰椎退行病变是指腰椎的椎体、椎肩盘以及附件等的一种自然老化退化的一种生理病理过程。腰椎退行病变造成腰痛、腰椎关节的失稳,下肢的疼痛、麻木以及间隙性跛行。严重者可以导致二便功能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其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以及椎间盘的髓核、软骨终板的退变等结果所造成的。可以导致腰椎的小关节的磨损增生,腰椎的侧弯,腰椎的滑脱,其疼痛一般在劳累后会明显的加重,卧床休息后会明显的减轻。对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并不会显示出任何症状,其仅是影像学上的一种表达。对于有些患者,其腰椎退行性病变则会产生一些上述所说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24

2020-03-19

65446次收听

02:19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的牵引主要有徒手牵引,自身牵引以及骨盆牵引。最常用的是骨盆牵引,一般需要患者卧位,使用专用的固定带,分别固定患者的上半身和骨盆。牵引力这两个段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牵引的,早中晚各一次,一次十五到二十分钟,牵引的重量在五到十公斤左右。牵引的作用是使腰椎的痉挛的肌肉,通过牵拉来进行放松。这样神经根所受的压迫和刺激就会减轻,症状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需要在医院由医生操作,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腰椎间盘突出用什么药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腰椎骨科疾病,当患有这种疾病时,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的现象,患了这种疾病应注意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还要注意检查,及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治疗上可以通过物理的方法、药物方法来缓解病情,如阿司匹林、氯挫沙宗等药物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是什么
腰椎间盘的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需要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有没有压迫神经以及疼痛的情况来确定,如果以疼痛为主,可以口服一些非载体的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西乐宝、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存在着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的,需要谨慎的使用;如果合并神经根的水肿,伴有下肢的麻木可以口服迈之灵、地奥司明片、以及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甲钴胺片,中药的腰痛宁胶囊和腰息痛胶囊对腰椎间盘的突出也有一定效果,外用的药物可以选择活血止痛膏,通络祛痛膏。如果疼痛的比较严重,可以采取针灸理疗以及小针刀和封闭治疗,严重的影响正常生活的椎间盘突出,也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6

62904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疾病。功能锻炼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治疗方法。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3周后,佩戴腰围逐步下地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常见加强腰背肌锻炼的方法有五点支撑法,飞燕式锻炼。五点支撑法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以上动作须连贯进行,每晚睡前一次,连续3-6个月。飞燕式锻炼,俯卧时双手双脚和头都用力往背后起来,像是燕子在飞起样。
语音时长 01:41

2019-11-27

58529次收听

脚发麻是什么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经历过脚麻的症状,有些人脚麻后很快就能缓解,有些人脚麻的症状却会持续,此时要警惕是否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脑供血不足,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炎等疾病,当然血液循环受阻,身体受寒受冻等也容易导致脚发麻,缓解需要对症采取相应的措施。
02:29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为什么还会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有一些病人会复发,复发率大概是4%到8%,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复发,复发的这一部分病人,并不是把所有的椎间盘都拿掉,只是把突出压神经的这一部分椎间盘拿掉,还要用剩下的椎间盘,剩下的椎间盘不是一个好的椎间盘,它是一个退变老化而且有过突出的椎间盘,这种椎间盘有的病人会再次突出,就会造成复发。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要想不复发,只有不但把突出压神经这部分直接拿掉,把剩余的椎间盘也都拿掉,这样就没有椎间盘了,就必须得做内固定,也就是所说的打钢钉的手术,把两节的椎体融合到一块,就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这个时候没有椎间盘那也就没有复发,但是也丧失了活动的节段。所以具体的哪一种手术方式还是要去跟医生交流,选择一种适合于你自己的手术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是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表现是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往往过了膝盖到小腿。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部位是在腰椎的第四、五节和腰椎的腰五骶一,这两节是下腰椎的部位,下腰椎的部位分布发出的神经,主要构成坐骨神经,而的神经往往是分布在小腿以下,小腿的外侧、后侧,一直到足背足底。所以最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上腰椎间盘突症也存在,临床表现是相应的上腰椎的神经分布区,比如大腿前方放射性疼痛麻木,而最常见实际上还是下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受压后出现坐骨神经症状,也是像小腿以下的放射性疼痛、麻木。
语音时长 01:38

2018-09-29

54365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依据
很多患者因为腰痛或者腰腿痛去做一些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拿到影像学的报告以后非常紧张。比如会看到核磁上写哪个节段有突出、有膨出就会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比较严格,仅仅是影像学上的突出,而没有相应的神经受压的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者力弱这种表现,这种情况不能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在这个症上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压迫神经以后,出现的相应神经分布区的疼痛、麻木、力弱以及相应的客观查体,还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减退、肌力下降,或者相应的像肢体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以及客观神经受累的表现。另外在影像学上,ct、核磁上有跟临床表现相符的阶段。只有临床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在这三方面都是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单纯影像学上的突出,没有相应的症状和查体的支持,不能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只是一个简单的影像学表现,并不需要特别的担心。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29

63992次收听

01:48
腰间盘突出怎么冶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进行休息保守治疗以及手术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初次发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保守治疗有效,则可以保守治疗。但是通过保守治疗几个月,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或者生活质量仍然比较差,或者保守治疗以后有效,但是刚刚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症状就又发作了,或者发作比较频繁,明显地影响工作生活的时候,则需要手术治疗。另外有两种情况也需要必须手术治疗,第一、神经受压以后出现肌力的进行性下降,甚至出现肌力的丧失,如足下垂。第二、腰椎间盘突出较严重,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了会阴区的下坠感、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者性功能障碍导致的马尾综合征的时候,也需要尽快手术。
认识椎间盘——椎间盘的组成
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纤维环、髓核。纤维环:纤维环的前方有坚强的前纵韧带,虽不与纤维环的浅层纤维融合在一起,但却能够很好地加强纤维环的力量;纤维环的后方有后纵韧带,并与之融合在一起,可加强纤维环后部的坚固性。纤维环的周缘部纤维直接进入椎体骺环的骨质之内,较深层的纤维附着于透明软骨板上,中心部的纤维与髓核的纤维互相融合。纤维环的前部较后部为宽,因此髓核的位置偏于后方,髓核的中心在椎间盘前后径中后三分之一的交界部,是脊柱运动轴线通过的部位。
腰椎间盘有什么生理作用
椎间盘三大结构的作用并不是独立可分的,只有在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者共同作用时,椎间盘才形成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功能。与脊柱其他节段椎间盘的基本功能相似,在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生理姿势、进行躯干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腰椎间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