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光照治疗、药物治疗、密切监测、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足、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建议每天喂养8-12次。母乳不足时可补充配方奶,避免脱水导致胆红素浓度升高。喂养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力度和排便情况,排便次数减少可能加重黄疸。
2、光照治疗
蓝光照射是治疗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方法,通过光异构作用将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治疗时需遮盖婴儿眼睛和生殖器,每2小时翻身一次确保均匀照射。光照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出现青铜症等不良反应。
3、药物治疗
严重黄疸可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或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溶血性黄疸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反应。
4、密切监测
每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测黄疸指数,记录数值变化曲线。观察婴儿精神状态、肌张力及吃奶情况,出现嗜睡、拒奶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出生后第3-5天为胆红素高峰期,需加强监测频率。
5、预防感染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用75%酒精消毒。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50%-60%。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因感染加重黄疸。
护理期间应记录每日黄疸范围变化、喂养量及排便次数。适当晒太阳时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阳光,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进食可能引起溶血的食物如蚕豆。若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蔓延至手足心,需及时复查胆红素水平并排查胆道闭锁等疾病。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监测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处理
- 2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
- 3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 4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 5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 6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 7 什么叫新生儿黄疸
- 8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