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功能评估、肾活检等方法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项目,通过尿常规可发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尿沉渣镜检能观察到红细胞形态异常,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蛋白尿严重程度,通常超过3.5克/天称为肾病范围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损伤更敏感。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免疫学检测。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血生化可发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提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补体C3水平降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表现,通常在发病8周内恢复正常。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评估肾脏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急性期肾脏常轻度增大。CT或MRI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肿瘤等。静脉肾盂造影现已少用,但在鉴别诊断中仍有价值。放射性核素肾图可评估分肾功能。
4、肾功能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可通过血肌酐值估算。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提示肾前性因素。肾小管功能检查包括尿浓缩稀释试验、尿钠测定等。动态监测肾功能变化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5、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光镜下可见弥漫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颗粒样沉积。电镜观察可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肾活检并发症包括血尿、肾周血肿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确诊急性肾小球肾炎后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控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8-1.0克/千克体重。监测每日尿量、血压及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需彻底治疗感染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评估疾病转归。
相关推荐
02:25
01:45
02:09
0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