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损伤怎么检查
骨关节损伤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镜检查、肌电图检查等方式诊断。骨关节损伤可能与外伤、退行性病变、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骨关节损伤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视诊观察关节有无肿胀、畸形,触诊检查压痛点和异常活动,动诊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对于膝关节损伤可能进行抽屉试验、麦氏征等特殊检查,肩关节损伤可能进行空罐试验、抬离试验等。体格检查能初步判断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为后续影像学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能显示骨折、关节脱位、骨质增生等骨性结构异常,是骨关节损伤的首选检查。CT可清晰显示复杂骨折的立体结构,MRI对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肌腱、滑膜等表浅软组织病变,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有助于发现早期骨代谢异常。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感染性关节炎时的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炎症活动。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尿酸检测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诊断意义。关节液检查能区分创伤性、感染性、晶体性关节炎,通过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结晶观察等明确病因。
4、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通过微创技术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适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撕裂等疾病的明确诊断。检查时可同时进行半月板修整、韧带重建等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功能,适用于骨关节损伤合并神经损伤的情况。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和程度,针电极肌电图可发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的神经根受压,肌电图检查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骨关节损伤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急性期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饮食上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出现持续疼痛、关节交锁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功能永久性损害。
相关推荐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