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为什么会贫血
肾衰竭患者出现贫血主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红细胞寿命缩短、铁代谢紊乱、尿毒症毒素蓄积等因素有关。肾衰竭引起的贫血属于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
1、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
肾脏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这种情况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每分钟时更为明显。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蔗糖铁注射液补充铁储备。
2、红细胞寿命缩短
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存在多种毒素,这些物质会损伤红细胞膜,使红细胞寿命从正常的120天缩短至60-90天。同时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微炎症状态,进一步加速红细胞破坏。可考虑使用罗沙司他胶囊调节铁代谢,配合叶酸片改善造血微环境。
3、铁代谢障碍
肾衰竭患者常存在铁吸收减少、利用障碍和丢失增多等问题。胃肠道水肿影响铁吸收,炎症状态导致铁调素水平升高,阻碍铁释放利用。定期血液透析也会造成铁丢失。治疗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4、营养缺乏
肾病患者常合并食欲减退、饮食限制,导致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复方α-酮酸片,配合维生素B12注射液改善营养状态。
5、出血倾向
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等失血情况。同时透析时抗凝剂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对于明显出血患者,可短期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出血,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肾性贫血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磷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促进铁吸收。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促红素或铁剂剂量,出现头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