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都有什么症状

65363次浏览

高血压所诱发的不良症状,首先就是会导致患者发生一些诸如头痛以及眩晕的不良症状;其次会导致患者发生一些诸如两只耳朵都发生耳鸣以及心悸以及气短等等情况;接着,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失眠的情况;最后,导致患者肢体出现麻木。

对于高血压这种不良症状,很多患者都是知道的,这是一种危害性十分巨大的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务必要及早治疗。那么,高血压都有什么症状?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1、头痛
  高血压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高血压所诱发的头痛,通常都是在患者的后脑,与此同时,通常会伴随一些诸如恶心以及呕吐感等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倘若患者经常性发生头痛,而且非常剧烈,与此同时还发生恶心以呕吐,那么通常就是恶性高血压的症状。
  2、眩晕
  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发生一些诸如眩晕的不良症状,尤其是女性患者居多,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突然蹲下,又或者是突然起立的时候发作。
  3、耳鸣
  高血压还会引起患者的双耳发生耳鸣这种不良症状,而且所持续的时间通常都是比较漫长的。
  4、心悸气短
  高血压的发生,还有有可能会诱发一些诸如心肌肥厚以及心脏扩大,还有心肌梗死以及心功能不全等等不良症状的,而这些情况,往往会引起患者发生心悸气短这种不良症状。
  5、失眠
  高血压会引起患者发生一些诸如入睡困难以及早醒,还有睡眠不踏实以及易做噩梦,除此以外,还有容易惊醒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的出现,跟患者大脑皮质发生功能紊乱,还有发生了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存在很大的关系。
  6、肢体麻木
  高血压所诱发的不良症状,还包括患者的肢体出现麻木,比如常见的是患者的手指以及脚趾,发生麻木,又或者皮肤好像蚁行感,从而导致手指不灵活。更有甚至,有一些患者身体其他方面也会发生麻木,还有可能存在感觉异常,乃至是半身不遂。

相关推荐

使用降压药的办法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规律服用降压药,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不过很多人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并不能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从而导致药效降低,或是不良反应增加。在血压高峰前的一到两小时服药最好,能起到有效控制血压,保持血压控制平稳等效果。服用降压药的时候不建议患者用酒、饮料等送服,可使用温开水。最安全的降压药对于降压药物的选择不存在最安全的药物,只有最合适的药物。利尿剂,代表药物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β受体阻滞剂,例如美托洛尔,降压效果迅速,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且能够改善预后。钙通道阻滞剂,例如硝苯地平,降压效果好,且个体差异较小。对老年人高血压有效。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例如卡托普利,特别适用于糖尿病,肥胖,有心脑肾靶器官损伤的病人,能够改善预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例如缬沙坦,能够抑制心脏重塑,改善预后,与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效果类似,但不会引起干咳。降压药吃了多久见效吃完降压药多久起效,取决于患者是服用长效降压药还是短效降压药。一、如果患者服用长效降压药,通常在服用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起效,在6~8小时的时候,药效是最高峰。二、如果患者服用短效药物,通常在服用后15分钟起效,2~3小时的时候,药效是最高峰。降压药的正确服用方法降压药的服用要根据每个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判断,具体还要遵照医嘱按照剂量服用,要坚持长期的服用降压药,不要擅自停用或者将降压药物减量。要使用长效的降压药物才能24小时平稳的降压,最好在早晨起床空腹的时候服用降压药物,可以减少食物的影响。早晨起来会有一个晨峰血压的升高,晨起服用降压药物可以避免晨峰高血压的出现。如果有夜间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午需加用降压药物来控制夜间血压的升高。降压药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大多数人的血压规律,都是在白天升高,夜间降低,所以应在清晨起床后服药,对白天血压控制较好,又避免夜间血压过低。不过有些人的血压规律与正常不同,表现为夜间高压或是清晨高压,就需要调整在睡前服药,以产生更好的控制效果。建议做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掌握自己的血压规律,确定服药时间。在高血压治疗中,需要掌握降压药的“时间密码”,根据自己的血压规律与所用药物,确定具体的服药时间,才能发挥出降压药物的最佳药效,并且减少副作用。
语音时长 03:56

2022-08-18

834次收听

年轻人心率不齐有哪些原因
心律不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最多见于青少年和老年人。青少年心律不齐大多是功能性,老年心律不齐多和器质性心脏病有关系。年轻人心律不齐,主要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原因,主要有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兴奋、饮酒、疲劳、喝浓茶、浓咖啡等等。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心律不齐,休息之后就能够消失,不需要治疗,只要平时,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就可以。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多和心脏病有关系,它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的和非心源性的疾病,例如各种的贫血、低血糖、高血压、各种的传导阻滞、房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等。那么短暂发作和程度较轻的心律不齐,一般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也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发作也是一过性的,所以无需要特殊的去处理。而发作时间比较长的,发作频繁的和临床症状比较重的那些心律不齐,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的时候要去正规的医院去看病,做相应的检查和确诊,并给与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20

2021-11-05

75524次收听

01:42
血压高头晕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引起头晕现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部分病人表现并不典型,耐受力比较好,也说明对这个病的敏感性是比较差的,临床上有的人经常血压达到了180甚至200mm汞柱,患者没有任何的自我感觉,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大部分病人如果没有症状,就不会引起重视,反而耽误了检查和治疗的时间。不单是高血压会引起头晕,血压低同样会引起头晕,会引起大脑的供血不足,大脑缺血,脑细胞就会缺氧,就会引起头晕。所以只要出现了头晕,一定要测量血压查看血压是过高还是过低,再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1:37
长期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长期高血压会引发心、脑、肾、眼底和周围血管的相关疾病,像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眼底出血等,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我国至少有2.3亿的高血压患者,因为许多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所以不积极进行治疗。有效的、积极的控制高血压,会大大降低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生,大约50%的冠心病、80%的脑梗死、90%的脑出血都与高血压相关,正确的认识高血压并且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柿子高血压的人可以吃吗
高血压的病人可以吃柿子,柿子本身是一个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水果,成熟后的柿子味道也比较甘美性寒,然后在中医上讲,它是归肺经的,它主要的作用有清热润肺、止咳。在临床的观察当中,对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还是有益处的。但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点要注意。如果本身有高血压,但是胃肠功能尤其是有慢性胃炎,胃的排空比较延缓,消化不良或者是胃动力比较下降的病人。这样的话是吃柿子还是要适量。另外糖尿病的病人尽量的要少吃或不吃,因为它的含糖量很高,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吃柿子的时候不要和螃蟹同时使用,这些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不良反应。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2

74877次收听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现如今,在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患者是比较多的,对于这类的患者,一定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是可以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有钙离子拮抗剂。这些药物并不是都可以选择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观察,合理用药,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高血压需要注意什么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可以吃的美味食物也越来越多,但是出现高血压的人也在不断的提高,患者需要注意不要用力排便,早上起来动作不要过猛,也不要吃宵夜,保持平常心,合理安排饮食,及早戒烟戒酒,每天监测血压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2:30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的危害就是对靶器官损害,靶器官包括大脑、心脏、肾脏以及血管,对心脏的危害,可以引起心功能的下降甚至心衰的发生,如果常年不控制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下肢水肿、活动后气短,甚至有肺淤血的情况。高血压也可以对大脑的靶病变损害,有可能会出现脑梗、脑出血等一类的情况发生。高血压也可以对肾脏损害,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对血管的损害也有很多,包括心血管的损害、冠心病、脑血管的损害也可以导致脑血管的狭窄,甚至有脑梗的发生。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本身就可以导致体内的血糖以及血脂代谢异常,而血脂血糖代谢的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根本原因,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几率以及进程,因为高血压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更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加重肾功能的损伤,也可以促进周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坏死,比如坏疽。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应该严格控制好血压,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及血脂,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锻炼、健康饮食、选择合理的药物,都是积极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要素。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9

57922次收听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注意力不集中和烦躁心悸,其中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表现为头部持续性的沉闷不适应,手指不灵活。一般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但是如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就需要警惕中风的发生。
01:57
高血压饮食注意什么
高血压的饮食应该注意食物总热量、少量多餐、营养均衡、忌油腻性食物、低盐饮食、戒酒等等。一、注意控制总热量,每日至少三餐,每餐七分饱,避免饥饿,保持血糖平稳。二、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九大类食物都要吃,包括肉、蛋、奶、豆、鱼、蔬菜、水果、主食、油类,每日摄取量要足够人体需求。三、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到外面就餐,餐馆里的饭菜油盐都超标。四、许多患者饮食口味较重,这样用药降压效果往往不理想。尽量少使用高盐食品,如咸鸭蛋、咸菜、酱肉、面条、汤、盖浇饭、方便面等。同时尽量戒酒。
01:28
高血压能不能吃蛋白质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是1公斤体重1克的蛋白质,每周吃2到3次的鱼类。有证据表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以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比较明确的是豆类蛋白质和鱼类蛋白质具有降压作用,这样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的排出,以达到降压的目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也会引起肥胖、动脉硬化,会造成高血压尤其是在肾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蛋白质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升压的作用。
血压的正常范围
目前我国的血压标准是140/90mmHg。血压大于140/90mmHg就属于高血压,无论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其中达到一条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血压高的症状是头疼、头晕、失眠、睡觉多梦、记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年轻人可能觉着后脑发胀,早上睡醒起来,就觉得一夜就像没有睡过一样。血压高除引起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其实对人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损害。高血压会引起靶器官的损害,包括心、脑、眼、肾。长期血压增高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过强,会引起心脏肥厚,会引起心脏扩大以及损害脑。会引起脑血管问题,比如脑血栓、脑梗,甚至血压过高会引起脑出血以及对眼睛的损害。另外血压升高会引起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语音时长 02:02

2019-05-09

67433次收听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并且还会导致很多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对于高血压的出现我们需要做好预防,而想要做好预防首先需要对这种疾病有所了解才行,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血压呢?一起来具体了解吧。
对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技巧
如果经2~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后,血压仍然控制不满意时,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这种情况仅占高血压病人的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