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有哪些种类
便秘主要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性便秘三类。功能性便秘与排便习惯或饮食结构有关,器质性便秘由肠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药物性便秘则与某些药物副作用相关。

1、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类型,与结肠传输减慢或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可能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或久坐不动导致肠蠕动减弱,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干硬。部分人群因刻意抑制便意或排便姿势不当引发。改善需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并建立规律排便习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聚乙二醇4000散调节肠道功能。
2、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多由肠道结构异常或系统性疾病引起。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腔狭窄,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会影响神经调节。患者常伴随腹痛、体重下降或便血等警示症状。需通过肠镜、CT等检查明确病因,如确诊为巨结肠需行肛门直肠测压,肠梗阻则需禁食并胃肠减压。治疗原发病后便秘多可缓解。
3、药物性便秘
长期服用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或含铝制酸剂可能抑制肠蠕动。化疗药物长春新碱可直接损伤肠道神经。此类便秘在停药后通常改善,必要时可联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老年人联合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使用铁剂补血时应搭配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
4、慢传输型便秘
属于功能性便秘亚型,因结肠蠕动显著减慢导致粪便滞留。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缺乏便意。结肠传输试验显示标记物72小时后残留超过20%。除饮食调节外,可选用普芦卡必利片刺激肠蠕动,生物反馈治疗对合并盆底肌协调障碍者有效。
5、出口梗阻型便秘
因直肠感觉异常或盆底肌群失调导致排便困难。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或排便不尽感,需手法辅助排便。直肠指检可能发现直肠前突或耻骨直肠肌痉挛。治疗需进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严重直肠前突需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日常可练习提肛运动改善肌群协调性。
便秘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早餐后定时如厕培养排便反射。饮食中需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浓茶、巧克力等收敛性食品。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贫血、消瘦等伴随症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进行专项检查。
相关推荐
02:00
01:49
02:07
01:41
02:4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便秘有哪些便秘
- 2 什么是便秘及便秘的症状
- 3 常见便秘有哪些便秘?
- 4 怎样便秘缓解便秘
- 5 便秘是什么引起的便秘
- 6 经常便秘怎么办经常便秘怎样合理
- 7 便秘怎么轻松调理便秘
- 8 预防便秘多按便秘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