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内膜炎需要注意什么

51225次浏览

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也应该要做好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要注意做好饮食相关的注意事项,其次应该要做好一些日常的护理注意事项,比较常见的有不吸烟不喝酒,适当的运动,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心内膜炎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目前应该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其实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做好基本的注意事项,就会导致治疗的作用并不好,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治疗进度,那么心内膜炎需要注意什么?
  1、饮食注意事项
  心内膜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品,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会增加肠道系统的压力,从而让整体的治疗进度受到影响。其次患者不要吃狗肉和牛肉等温补的食物,也不要吃带壳的海鲜,不要吃竹笋和芋头等容易过敏的发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绿色的水果,尽量不要吃含有化学物质和防腐剂的饮料,也不要吃一些含有添加剂的零食。平时不能吃得太酸,也不能吃得太辣,不能吃腌制食品,需要戒烟,不能喝酒。
  2、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心内膜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比正常人稍微要低一点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存在吸烟的行为,那么肯定就会导致病情出现反复,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治疗。二手烟对心内膜炎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要尽量避免与吸烟的人群进行接触。
  天气总是会存在变化莫测的状况,心内膜炎患者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适当的保暖,不要出现受凉的情况,平时要做好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一般建议患者要注意多锻炼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的均衡,可以多吃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应该要严格控制盐。平时应该要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需要定期的清洗口腔和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活动活动能促进血液的循环。

相关推荐

心内膜炎怎么检查出来
怀疑出现心内膜炎时,首先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血培养试验、尿常规检查等,能对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断;其次可以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CT检查等确诊疾病,明确病情的轻重,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以发热为主的感染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伴随食欲不振、身体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现象。再就是会出现心脏方面的症状,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心脏杂音,病情发展到后期还会出现栓塞症状,由于栓塞的部位不同,所以症状表现也有差异。
什么是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实际上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侵袭了心内膜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瓣膜,但也有可能会累及室间隔缺损部位或者是心壁内膜。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之后,如果瓣膜有炎症或损伤,细菌便会在此停留,并生长繁殖,进而引起该病。
心内膜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心内膜炎可能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危害,该疾病的症状具有多样性,容易与其他的某些疾病混淆,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血液检查和血培养检查,也需要做尿液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和ct检查也有必要配合医生去做。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手术治疗两方面。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形成病内膜,或者临近了大动脉内膜,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的炎症性反应,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治疗心内膜是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疗程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还需要培养访问阴性者,可凭经验按照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做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药,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治疗过程适当延长。以下种情况也考虑手术治疗:一、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裂、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三、并发细菌性动脉破裂,或者四支大动脉栓塞。四、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该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49967次收听

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心内膜炎这种疾病可以采用一般的方法治疗,主要就是给予充足的热量供应和补充血容量,再就是要及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做手术治疗。另外还可以应用中医疗法,比如说三黄汤和地黄玄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