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可发生在室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和心壁内膜。而动静脉瘘、动脉瘘(如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狭窄处的感染虽属于动脉内膜炎,但临床与病理均类似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前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前壁心肌梗死可通过溶栓治疗、介入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1、溶栓治疗:前壁心肌梗死急性期可通过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100mg静脉注射、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注射、链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注射。溶栓治疗需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越早效果越好。 2、介入手术:对于不适合溶栓或溶栓失败的患者,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体手术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手术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以尽快恢复心肌供血。 3、药物治疗:急性期后需长期服用药物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不可擅自停药。 4、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前壁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5、生活方式调整: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前壁心肌梗死风险。患者需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监测病情变化。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康复。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