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动脉瘤的临床检查方法

61813次浏览

动脉瘤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管造影和基因检测。动脉瘤可能与血管壁损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搏动性肿块、疼痛等症状。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动脉瘤的初步筛查手段,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体表动脉瘤形成的搏动性肿块。对于腹主动脉瘤,腹部触诊可能触及膨胀性搏动肿块。体格检查还可评估周围血管杂音,但无法确定动脉瘤具体大小和位置,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动脉瘤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腹主动脉瘤和四肢动脉瘤。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准确测量瘤体直径和范围。磁共振血管成像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避免造影剂肾损伤。这些无创检查能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性动脉瘤,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升高。凝血功能检查评估血栓形成风险,肝功能检查排除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对于疑似炎性动脉瘤,需进行免疫学检测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

4、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瘤体、载瘤动脉和侧支循环。导管造影可同时测量瘤内压力,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但作为有创检查,主要用于手术前评估或介入治疗时使用,存在造影剂肾病和穿刺并发症风险。

5、基因检测

对于年轻患者或有家族史者,需进行基因检测排查遗传性结缔组织病。FBN1基因检测诊断马凡综合征,COL3A1基因检测排除血管型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这些遗传性疾病常导致多发性动脉瘤,早期基因诊断有助于家族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确诊动脉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戒烟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或CT监测动脉瘤变化,直径超过5厘米或年增长超过1厘米需考虑手术治疗。日常注意观察有无突发剧烈疼痛等动脉瘤破裂征兆,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动脉瘤的位置一般疼吗
动脉瘤是目前高发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害怕疾病找上自己,所以都非常的担心,有一点不舒服就会大惊小怪,那么动脉瘤的位置一般会不会疼呢?这就要我们对它的症状进行一个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动脉瘤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动脉瘤忌口的食物有哪些呢?得了动脉瘤疾病是要注意忌口,如果吃错东西是很容易会引起病情的加重的,但是很多患者都不了解动脉瘤忌口的食物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动脉瘤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动脉瘤患者的注意事项
想要让疾病快速的恢复,不仅是要依靠好的治疗办法的,患者自己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很多事情,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到底动脉瘤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周围血管动脉瘤术后注意事项
人体的血管除了心脏的动脉、主动脉以外,其他动脉称为周围动脉,包括四肢动脉,如果动脉瘤发生于四肢,不是重要的血管,进行手术切除以后,没有做血管吻合,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意事项,具体的注意事项是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手术方式来决定的。
动脉瘤是什么导致的
如果我们受到了外伤贯穿伤的话,伤害性是非常大的,康复之后,不仅有可能会留下疤痕,还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动脉疾病的出现,比如动脉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动脉瘤是什么导致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脑动脉破裂的原因
脑动脉破裂多为先天性血管异常造成,包括动脉瘤形成,动静脉血管畸形等,可能与遗传及发育缺陷有关。本身脑动脉的血管异常就有内中膜发育异常或受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增高和血流涡流冲击的因素影响下动脉壁弹性和强度逐渐减弱,管壁薄弱的部分逐渐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动脉瘤。而动脉瘤破裂的原因于它的体积密切相关。一般动脉瘤直径小于3毫米出血机会较少。直径在5到7毫米是动脉瘤出现破裂高度危险的体积状态,体积越大越容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一旦有动脉瘤压迫症状发生出血破裂的危险性更高。典型的动脉瘤仅由内膜和外膜组成,菲薄如纸,而且动脉瘤发生处常有脑血管畸形,血管壁极为薄弱,处于破裂的临界状态,在激动或不明显诱因状况下,即可破裂出血。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17

56460次收听

先天性动脉瘤是什么
先天性动脉瘤是因体内基因变异或父母的遗传导致的,血管扩张形成动脉瘤的脑血管病。动脉瘤通常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及高龄等因素造成,老年人常年动脉承受160-180的血压,时间长了动脉就产生硬化,在血压的作用下会不断扩张形成动脉瘤。也有一些十几、二十几岁很年轻的病人因动脉瘤破裂猝死,这是先天性疾病,也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有25%的可能性是基因变异,父母没有这方面疾病,基因变异产生了这种病。这类病的发病年龄小,青少年时期血管就开始扩张,若扩张到直径两毫米,或绝对直径达四厘米,是手术的指征。此病进展也凶险,病人猝死的风险比老年人更高。应在早期筛查出这类病人,用各种影像学手段严密监测病情进展,一旦发现动脉瘤直径达四厘米以上或直径增加速度达两毫米每年,就要高度警惕,破裂之后再去做手术效果不好,如果能在破裂前精确地预测破裂的可能性,尽早做预防性手术,就会比较安全。
语音时长 03:19

2019-03-07

58828次收听

动脉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动脉瘤可以通过在瘤体塞进金属导丝、弹簧栓一类物体、动脉瘤切除术、内介入手术来治疗。动脉瘤有很多种治疗方法,早在50年代以前,外科医生很难用手术的方法来切除动脉瘤,因为动脉瘤里有血液,一旦动脉瘤在手术操作当中破裂,病人就会因为大出血而死亡,所以最早医生是在瘤体里塞上类似于金属导丝、弹簧栓一类的东西,希望这些异物血栓把动脉瘤栓堵住。随着外科技术以及材料学的进步,有了开刀手术,开刀手术就是动脉瘤的修补,外科医生用人工血管来替换病变的血管,叫人工血管替换术或动脉瘤切除术,这一类手术要求开胸或者开腹把病变的动脉切除,然后用人工血管替换缝合切除的病变血管。随着70年代以后外科微创技术、材料以及医疗器械工艺的改进,又发展出了腔内介入技术,腔内介入技术是通过在外周的小血管里塞入输送器,把人工血管通过输送器送到病变血管的部位,然后释放输送器和人工血管使得人工血管能够锚定在病变血管的内侧,这个术式也叫腔内介入手术或腔内隔绝手术,这类手术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很多的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瘤都可以通过这类手术治疗,病人可以免除开胸开腹的创伤,使恢复加快、风险减少。
语音时长 03:36

2019-03-07

59888次收听

04:37
什么是先天性动脉瘤
先天性动脉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体内的基因变异和父母遗传,发病年龄较小,且危害性较大,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临床工作中会有些很年轻的病人,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30岁就开始发现有动脉瘤,甚至在30多、40多岁时由于动脉瘤破裂而发生猝死,这些病人属于先天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通常比较瘦长、有极高度的近视眼,高颧骨、鄂弓较高等,主要来源于体内的基因变异以及父母的遗传,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25%的可能性是基因变异,发病年龄较小,在青少年时期血管就开始扩张,如果扩张速度达到两毫米每年或绝对直径达到四厘米,就是手术指征,这些病人发病早,疾病进展快,猝死的风险比老年人更高。
04:52
动脉瘤治疗方法
动脉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异物长血栓堵住动脉瘤栓、人工血管替换术、腔内介入技术。动脉瘤有很多治疗方法,50年代以前,医生是在瘤体里塞上金属导丝、弹簧栓,使这些异物长血栓把动脉瘤栓堵住。之后发展出人工血管替换术,是动脉瘤的修补,外科医生用人工血管替换病变的血管,这类手术要求开胸开腹把病变的动脉切除,再用人工血管替换缝合切除的病变血管。70年代以后发展出腔内介入技术,是在外周的一个小血管里塞入输送器,把人工血管通过输送器送到病变血管的部位,然后释放输送器和人工血管,使得人工血管能够锚定在病变血管的内侧,此术式也叫腔内介入手术或腔内隔绝手术。
04:41
什么是动脉瘤介入治疗
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最近20年来新兴发展的一种新治疗措施和治疗理念,早期介入治疗有支架衰老、支架破裂或者内漏的问题,到今天已经有第三代支架、各种辅助的导丝、导管,现在可根据每个病人各自个体化的血管形态和解剖结构做定制支架。目前可以在支架放完之后进行开窗,使得支架虽覆盖了病变的主动脉,但又给分支血管留出了一定的血流空间,这类叫开窗技术;还有一类叫分支技术,就是把一个支架放在有好几个分支的一段主动脉上,把病变隔绝掉同时又能在主血管当中放进分支支架,以保证这些分支动脉的供血。
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膨出的表现。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出现,无法自愈需要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30

55494次收听

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对动脉瘤没有明显效果,但在控制血压及延缓动脉瘤进展时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一旦患有动脉瘤,手术及介入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动脉瘤,可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30

51070次收听

01:44
动脉瘤怎么治疗
手术及介入治疗是唯一治疗方法。目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对动脉瘤没有明显效果,但在控制血压及延缓动脉瘤进展是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一旦患有动脉瘤,手术及介入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动脉瘤,可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01:31
动脉瘤能治好吗
随着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动脉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以传统的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为主,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动脉瘤患并不能完全治愈,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可与正常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