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不传染

55910次浏览

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不传染?是很多患者都比较关注的,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和健康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一旦发现该病症状,要积极进行治疗,很多人担心该疾病会传染,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不传染呢?

专家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不会发生传染的,它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如果正常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容易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在为该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时,患者必须选择相同基因或同一血型的骨髓才能配型成功,接受手术,使其骨髓恢复到正常的造血功能,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现象,后果极为严重。

通过对患者的检查会发现,病人骨髓中的造血组织出现减少,其红骨髓的总量也相应的减少,进而导致其全血细胞大量降低。另外,在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中,如果造血细胞的环境发生异常或病变,也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导致疾病发生。

相关推荐

再障患者该如何护理与保健
再生障碍贫血的患者应从心理、环境、出血、输血4方面进行护理与保健.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些人可能听说过,它属于贫血的一种,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轻者会导致头昏、乏力等,严重的会导致出血的发生,主要以咯血、尿血为主,给患者的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如何区分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发展迅速,多有颅内出血,重型患者可于1年内思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多见,起病急进展较慢,很少有内脏出血,感染以呼吸道多见。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患者的血象非常低,也就是说血小板、血色素、或白细胞的数量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治疗重型再障一般采用强化的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慢性再障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会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普通再障的疗效较好,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枸杞子、黄芪这类的药物来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造血,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比如环孢素胶囊、康力龙、氯化钴、左旋咪唑等。重型再障,主要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加造血干细胞数量,也能改善明显的贫血问题。而且平时也要做好护理工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此疾病通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孩子也要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没有合适干细胞提供,就需要用ATG治疗。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患儿的感染,避免让孩子去人群聚集地,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并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孩子的营养,结合营养的调理方法,包括钙元素、铁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补充,然后身体有更加充分的吸收,这样才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形成,也能改善贫血的表现症状。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59459次收听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表现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有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很多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动,面色苍白,有的孩子甚至爱哭;身上有明显出血点,有的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同时骨髓增生低下,血象检查中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异常。由于粒细胞减少,出现了感染引起发热,继而出现了贫血和出血,这就是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因素。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2、预防感染,避免卫生出血。3、注意避免接触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以及物理射线。4、坚持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定期医院随诊复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62964次收听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要彻底根治还是需要做手术,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对于不能做骨髓移植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免疫抑制剂或者雄激素治疗。常见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继发的,由于药物或者化学等因素而引起的小儿出现贫血、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细菌感染、面色苍白、皮肤瘀斑、尿血、颅内出血、鼻出血、发烧等症状。治疗上极为困难,预后较差,只有一小部分小儿能找到合适的骨髓,而且手术费用也很高,因此预防更为重要,对继发性患儿来说,关键是去除导致再障的病因。药物是导致再障的最常见因素,所以注意合理用药,尽可能避免应用氯霉素、解热镇痛药等,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在使用过程要定期观察血象,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同时还要防治病毒感染。
语音时长 03:43

2020-01-09

59205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骨髓的造血功能衰竭,引起整个骨髓造血细胞的减少,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发热或出血为首发表现,发热主要是感染引起为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因白细胞减少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我们说大部分病人是有机会治愈的。比如说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还有加上中药的调理,和环孢素这样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是可以得到治愈的。那么重型再障的病人,由于他的病情重,发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我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者是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像ATG、ALG它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60%~80%的这种程度。所以说我们只要配合医生规律的坚持、规律用药,比如说先用环孢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监测环孢素的浓度,一定要药量、服药的时间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24

2019-06-20

57060次收听

01:38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大部分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都是有机会治愈的。如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配合中药的调理,和如环孢素免疫制剂的治疗,70%-80%的病人可以得到治愈。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由于该病病情比较严重,发病较急,病程比较短,临床上一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如采取ATG与ALG的有效率可以达到60%~80%的程度。所以患者只需配合医生,规律坚持、规律用药,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有什么区别
再障性贫血一般是由于骨髓细胞发生病变,而使得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引起的,它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引起患者发烧,流鼻血,出现贫血。这种疾病在急性期的生存周期是三个月,慢性疾病的生存期大概有10~20年。而白血病出现是由于细胞堆积引起,会引起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01:43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个人的体质因素或者是基因易感性占了70%,余下的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一定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遗传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35

2018-06-13

61062次收听

02:02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区别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完全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当中的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种血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的造血功能很强,生产不成熟的白细胞,使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是恶性的肿瘤细胞。
02:2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