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降糖食物的7个“最”,你的健康饮食不能少了它们

64867次浏览

糖友的生活方式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饮食是很关键,选对了食物,血糖也会跟着乖,这样健康的辅助食疗很适合糖友。但必须定期食用才能增强辅助降糖的效果。同时,这些食物要定时定量吃,还可维持机体对降糖成分的敏感性,避免产生依赖。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物,可供糖友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参考。

1、最“贤惠”的降糖食物—苦瓜

苦瓜中含有一种胰岛素样物质,能够有效调节血糖。另外,苦瓜中还含有可改善糖代谢的丰富的维生素及抑制糖类吸收的膳食纤维。还有减肥、清热解毒、促进食欲的功效。

另一方面,它又能明显增强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缩短疗程。所以,苦瓜算得上是一位“进得厨房又上得厅堂”的“贤内助”。

2、最“多效”降糖食物—薏米

薏米也叫薏仁或苡仁,薏米既是常用中药,又是美味食物,薏米除湿热、利小便、消水肿的作用较强,可防治糖尿病人容易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肾炎水肿、皮肤瘙痒等。

现代研究发现,薏米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肿瘤作用,能延缓糖的吸收,调节餐后血糖,尤其适合尿多、肥胖的高血压兼糖尿病患者。

3、最“黑”的降糖食物—黑木耳

黑木耳每百克热量为205千卡,黑木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而且热量较低,能减少血糖波动,调节胰岛素分泌。非常适合糖友食用。

另外黑木耳还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可谓“身兼双职”。科学家发现,黑木耳中的木耳多糖对糖尿病有明显防治作用,还能减少糖尿病者的饮水量。

4、最“老”的降糖食物—玉米须

所有降糖食物中,玉米须最早、最广泛地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我国民间早有将它熬制后治疗消渴证的验方。所以,称之为“最老的降糖药物”一点不为过。

而且这两点已经被现代研究所证实,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平常可用玉米须煮水代茶饮,或者晒干泡水喝,可以起到利尿降压作用。

5、最“矛盾”的降糖食物—南瓜

研究发现,南瓜含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中的果胶能推迟食物排空、延缓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从而控制血糖升高。

但同时,营养学家也发现,南瓜是血糖生成指数比较高的食物之一,按照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该避免选用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

所以,南瓜真是一种矛盾的降糖食物,即使食用也要适可而止,老南瓜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比嫩瓜要高,可以替代主食,因此老南瓜是粮,嫩南瓜代菜。对于糖友而言,吃嫩不吃老,当然更相宜。

6、最“理想”的食物—绿豆芽

绿豆芽是防糖尿病的理想食物。绿豆在发芽过程中会促使肌醇类物质显著增加,研究发现,该类物质直接促进胰岛素发挥功能,使血糖保持稳定。将绿豆芽100克用开水焯熟后,凉拌食用,每周1~2次。

7、最“方便”的食物——黄瓜

黄瓜每百克热量为15千卡,所含的葡萄糖苷、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所以糖友可以黄瓜代替淀粉类食物充饥。

其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也可用黄瓜代替水果食用。特别是在外出时可以拿来当蔬菜水果吃的食物,方便又经济!

谨记,虽然以上食物对于治疗糖尿病能起一些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糖尿病友需要做到不偏食、食物多样化、营养摄入均衡,才可辅助调控血糖,做好糖尿病的长期管理!

相关推荐

02:57
吃稀饭血糖会升高吗
吃稀饭肯定会升高血糖。稀饭大部分是大米熬制的,大米属于碳水化合物,主要的成分是淀粉,长时间的熬制以后,会导致淀粉葡萄糖链的断裂,容易导致单糖和双糖的析出,这样升糖指数比较快。所以,对于糖尿病的病人,一般不建议患者吃稀饭,容易导致餐后的血糖迅速升高,有时升高的速度很快,导致了胰岛素的分泌跟不上节奏,进而导致餐后的血糖明显的升高。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尽量选择升糖指数慢的食物,或含糖量比较低的食物,这样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01:45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系,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生活压力较大、肥胖等,还有可能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胰腺切除、患有风湿性疾病等引起。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虽然二甲双胍是降糖尿病的常用药,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减少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能够营养神经,降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同时起到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作用。
患了糖尿病是不是一定会死
糖尿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以及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痛、阳痿,月经不调,便秘等症状,这些也是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注意及时控制血糖。那么患了糖尿病是不是一定会死呢?
二型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有:碳水化合物要少吃、不能吃糖类、不能吃油炸的食品、不能喝酒、饮食搭配要合理,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第一、碳水化合物包括粥、稀饭、炒粉、方便面等,由于淀粉结构松散,会加快餐后血糖升高速度。第二、不能吃糖类,如各种葡萄糖、蔗糖、蜂蜜、果酱,还有碳酸、含高糖的饮料,奶油、面包等也不能吃,无糖面包是可以吃的,比较甜的面包不太适合。第三、油炸的食品有炸鸡、汉堡、烧烤、火锅,尤其是红烧的肥肉脂肪含量很高,内脏也不主张吃。第四、白酒、啤酒都不能喝,但可以少喝一点红葡萄酒。第五、饮食搭配要合理,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菜类可吃瘦肉、鸡蛋和含糖量少的蔬菜,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水分多,热量低,是每天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2

57823次收听

哺乳期血糖高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哺乳期血糖高基本上对宝宝没什么影响。哺乳期血糖高,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一下,如果血糖不是特别高,可通过控制体重,低糖饮食,适当锻炼,血糖是可以恢复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血糖持续保持在高水平,需要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治疗;如果确诊为糖尿病,可以使用胰岛素降糖,这样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哺乳期因为饮食与作息等各种原因,血糖高有时是难免的,注意不要让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可以,而且哺乳期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如果空腹血糖连续两次都在七点一以上,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52

2020-01-09

53808次收听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人可以选择生糖指数(GI)小于55的水果,比如青苹果、柚子、桔子、西红柿、梨子、李子、雪莲果等,以青苹果最佳。糖尿病人由于对糖的代谢发生障碍,所以可以选择一些含糖量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高的水果,这些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不至于升的过快,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根据食品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类,用生糖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的为低糖生产指数食品,55至70为中等糖生成指数食品,GI大于70为高糖生成指数食品。另外需要注意吃水果时间,最好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1小时,时间血糖比较低,可以适当补充血糖又不至于引起血糖增的过高。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30

59598次收听

02:27
糖尿病怎样治疗
糖尿病要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选用合适的药物,同时要监测血糖,配合糖尿病健康教育等进行治疗。一、饮食控制实际上是总热量的限制。二、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长久坚持。三、药物治疗。比较传统的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等药物,普通的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控制,或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四、糖尿病监测,规律的血糖监测,才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五、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及并发症有全面了解,积极的心态去配合,才能全面控制血糖。
糖尿病足饮食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长期慢性的高血糖所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足部是在身体最远端,缺血缺氧症状也相对更明显,因此足部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糖尿病足是指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共同的作用下合并感染,导致足部发生溃疡、坏死等等。那么糖尿病足的饮食有没有什么特点呢?糖尿病足患者在饮食上和普通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劳动强度,等等来确定一个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量。但是糖尿病足患者在营养成分的分配上,需要注意一些调整。考虑到糖尿病足患者有蛋白的丢失,所以我们选择要进食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尽量避免植物蛋白的摄入。并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防止血管硬化,这样对血管病变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10

48920次收听

01:43
胰岛素的副作用
低血糖、体重增加、视物模糊。胰岛素是目前控制血糖最强有力的药物,但是它主要会引起以下几种不良反应:第一,低血糖,而且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非常严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低血糖是胰岛素一个最大的不良反应。第二,体重增加。因为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长期使用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因此患者的体重会增加。胰岛素引起的并发症还包括视物模糊、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萎缩、双下肢水肿,水钠潴留等一些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比较少见。
血糖高怎么调理
血糖高容易引起一些列的并发症,一定要控制好。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可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不吃含糖的食物,多吃降糖食物。还需要进行运动调理,每天进行规律的运动。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同时要定期检测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这些年来糖尿病的出现几率特别的高,相应的数据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每一年都上升9.7%左右,其实糖尿病也会有很多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会造成糖尿病足,而且也可能会引发眼睛并发症,导致呼吸道感染,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控制,甚至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所以必须要马上接受治疗。
糖尿病症状严重吗
糖尿病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缓解,会导致身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很可能会出现血压、血脂也随着逐渐上升,严重的会产生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并发症,所以对于糖尿病这个疾病,患者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致病原则,使糖尿病的病症及时的得到控制。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
如果患上糖尿病就和容易引发高血压,比正常人患上高血压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所以糖尿病患者们要注意自己平时的饮食,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在患病期间经常测量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出现了任何异常,就要及时的治疗高血压,避免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中医叫糖尿病什么
糖尿病中医在《内经》里有记载,叫消渴,消渴中医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就是喝水比较多,比正常人的饮水要翻好几倍。糖尿病患者一分钟不饮水就口渴难受,这种饮的比较多的叫上消,病位中医认为在肺,即肺热、肺燥。中消就是患者老饿,中医认为胃热、肺里有火的时候,病人会出现一种症状叫“消谷善饥”,就特别容易把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就出现老饿的情况。因为胃在中医里属于中焦的器官,所以叫中消。下消就是病人小便比较多、尿量也比较多,这就叫做上、中、下三消。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糖尿病的一个特点三多一少。三多就是病人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是体重还减轻。
语音时长 02:04

2018-12-21

56393次收听

02:10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都会对脏器造成损害,如神经智力损害、视力损害等。急性并发症来势较凶猛,如果有足够警惕,及时发现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或感染。但如果不注意,反反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也会遗留一些并发症。比如反复低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引起神经智力的损害,长期的血糖高没有控制会对各个脏器都有损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血管的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还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关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