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呕吐当心是脑瘤

59725次浏览

孩子呕吐可能是脑瘤的早期表现之一,但更多见于胃肠炎食物中毒、晕动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脑瘤引起的呕吐通常伴随头痛、视力异常、步态不稳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若呕吐反复出现且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神经外科或儿科就诊。

1. 胃肠炎

胃肠炎是儿童呕吐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患儿可能伴随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温水。

2. 食物中毒

进食变质食物后2-6小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常伴腹泻、发热。家长应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保留食物样本备查。轻症可使用口服补液盐,重症需静脉补液治疗。必要时医生会开具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3. 晕动病

乘车船时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呕吐,通常无发热或腹泻。建议乘车前1小时避免饱食,选择前排座位,保持视野开阔。家长可准备茶苯海明片、盐酸苯环壬酯片等防晕药物,6岁以下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4.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时咽部刺激或高热可能引发呕吐,多伴随咳嗽、鼻塞等症状。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生理性海盐水鼻喷剂缓解鼻塞。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避免空腹服药刺激胃肠。

5. 脑瘤

脑瘤引起的呕吐多为喷射状且与进食无关,晨起加重,常伴随持续性头痛、视乳头水肿、共济失调等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辐射暴露、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确诊需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孩子侧卧防误吸。呕吐后禁食1-2小时,之后从米汤、稀粥等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出现嗜睡、前囟凹陷、超过8小时无尿等严重表现时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相关推荐

蝶骨脊脑膜瘤手术治疗
蝶骨嵴脑膜瘤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术式包括翼点入路肿瘤切除术和眶颧入路肿瘤切除术。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嵴部位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可能压迫周围脑组织,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
四脑室肿瘤手术切除
四脑室肿瘤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治疗方式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内镜手术等。四脑室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
男性胶质瘤手术治疗
男性胶质瘤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具体术式选择需根据肿瘤位置、分级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主要方式有开颅肿瘤切除术、神经内镜手术等。
注意脑瘤引发的癫痫症状
脑瘤引发的癫痫症状属于继发性癫痫,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或感觉异常。癫痫发作可能与肿瘤压迫脑组织、异常放电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头颅CT或MRI确诊。
成人晚上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成人晚上睡觉翻白眼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头部受过外伤,或者有脑部疾病、癫痫等等,会出现睡觉翻白眼的情况。当然眼睑短或者是睡觉习惯也会出现睡觉翻白眼。
脑垂体瘤症状
脑垂体瘤症状分为两方面,良性肿瘤是膨胀性生长,长到一定体积之后,会对周边的组织造成挤压。另外会导致垂体本身功能性的分泌激素增高或降低。一、垂体瘤是良性肿瘤,比如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头疼,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之后会引起颅压高,引起头疼的表现;其次,肿瘤对周边的组织挤压,比如临近的视神经,会导致视力视野的变化,患者视力下降,看东西看不清楚,视野缩小,称之为管状视野即患者两周是两双颞侧的偏盲。管状视野是患者视野越来越狭窄。此外,还有对正常垂体的挤压,可以引起垂体功能低下,激素水平分泌低。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各种激素水平低下的现象等等都是指因为脑垂体瘤体积增大之后,引起周边的组织挤压。二、垂体本身功能性的分泌激素。人体的各种激素来源于垂体,所以垂体一旦发生,会造成两个方面,即它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或者激素水平降低,继而对应患者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若患者激素水平高,比如青少年患者的生长激素增高,会出现巨人症。成人患者的生长激素增高,会出现肢体肥大,表现为正常时患者穿40的鞋,几年后穿43、46的鞋,有明显的手脚变大,面部嘴唇特别厚,鼻子特别肥厚特殊的面容。若患者性激素增高,女性会出现闭经、泌乳的现象,男性会出现性功能障碍,性功能低下。所以垂体瘤的症状取决于激素,来源于不同的腺体组织,导致的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不相同,继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判断,到底属于哪一类的垂体瘤。
语音时长 01:09

2019-05-30

63963次收听

脑垂体瘤有多严重
脑垂体瘤虽然未良性肿瘤,但容易产生激素,导致患者身体肥胖,诱发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增加各类身体疾病发生率。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大多数肿瘤,目前临床上都有有效治疗方法。如激素分泌型肿瘤,可采用药物治疗;如泌乳素性质肿瘤,可药物治疗,目前临床用的比较多的药物为溴隐亭,可抑制患者细胞生长,抑制细胞激素分泌,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大的肿瘤或症状比较明显肿瘤患者,如生长激素瘤患者,虽然瘤子很小,但激素分泌非常旺盛,这种情况对患者身体结构出现严重问题。此外,还有种叫做Cushing,即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虽然瘤子小,但会产生激素,引起患者血压升高,患者形体上出现变化,如肥胖。严重肥胖体质,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尽早采取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即采用微创神经内镜,绝大部分垂体腺瘤患者可以通过神经内镜、鼻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切除程度,若患者术中肿瘤不大,通过手术完全可以切除肿瘤,得到完全治愈,术后症状逐渐改善。
语音时长 01:28

2019-05-30

67993次收听

03:14
脑垂体瘤的症状
脑垂体瘤的症状,考虑为两方面。第一,垂体瘤是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特点是膨胀性生长,会对周边的组织造成挤压。比如头疼;其次,肿瘤对周边的组织挤压,比如视神经,会导致视力视野的变化。对垂体的挤压,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第二,垂体本身功能性的分泌激素。即它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或者激素水平降低,继而对应患者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所以垂体瘤的症状取决于激素,它来源于不同的腺体组织,导致的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不相同,继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判断,属于哪一类的垂体瘤。
02:20
脑垂体瘤严重吗
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都有有效的针对治疗方法。比如激素分泌型的肿瘤或者泌乳素性质的肿瘤,可以采用溴隐亭等药物治疗。对于大的肿瘤或者是症状比较明显的肿瘤患者,尽早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即采用微创神经内镜,基本90%以上的垂体腺瘤患者都可以通过神经内镜、鼻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切除程度,如果患者术中肿瘤不大,通过手术完全可以切除肿瘤,使患者得到完全治愈,术后症状会逐渐改善。
良性脑膜瘤必须手术吗
有些患者提出良性脑膜瘤必须要手术吗?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良性脑膜瘤如果是比较大又在重要功能区那必须应该手术,但是如果比较小在非重要的功能区的时候可以考虑先保守观察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伽马刀来治疗。达到长期的肿瘤不发展或者是能够减少肿瘤的治疗效果,一般良性的肿瘤可以定期来复查首先第一次复查可以三个月如果三个月没什么变化可以半年如果再没有什么变化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语音时长 01:01

2018-06-03

55264次收听

脑瘤会遗传吗
瘤也就是脑瘤和脊髓肿瘤上其实并不多见,遗传因素并不大,但是有一种病是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它表现为颅内和椎管内,皮下会出现多发的,甚至是很多很多的这种肿瘤,虽然性质上它是良性的,但这种病有极大的这种遗传性。很多的来看病的患者出现这种症状,最典型的就是皮肤发黑。在多处皮肤上可以出现牛奶咖啡这种斑片上的这种皮肤表现。追问病史,他们的父母或者他们的上一代有这种类似的病,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明确得出现了这种遗传导致疾病倾向的病,谢谢。
语音时长 01:14

2018-06-03

51391次收听

脑干手术成功率大小
手术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脑干的具体情况。有些肿瘤,如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在切除肿瘤同时一旦出现了脑功能异常,要马上停下手术,脑干是弥漫性的胶质瘤,可以做放疗或者是化疗。脑干肿瘤如果是良性的海绵状血管瘤,如血管网状细胞瘤,胶质瘤偏一侧,偏脑干一侧生长的可以做手术切除,治愈率也比较高一些。脑干危险期,肿瘤手术成功率就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28

2018-06-03

51292次收听

01:47
怀疑脑瘤做什么检查
脑瘤普通的检查可以做一些脑电图,拍头颅平片这些。特殊的检查主要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就是CT和核磁的头颅扫描。核磁的扫描对于检查颅内的一些微小的病变,检出率比较高。CT也有它的检查特点。所以这两样检查可以相互配合,检出率可能会更高。
01:41
脑袋里长瘤必须开颅吗
颅内长肿瘤不一定必须要开颅。有些肿瘤不一定非要通过开颅达到治疗效果。如有些垂体瘤的某一类,可能通过吃药把肿瘤缩小,最后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绝大部分颅内肿瘤,还是需要通过手术开颅达到治疗,使病人有比较长的生存期。
01:56
脑子里长瘤能活多久
脑瘤以后能活多久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生存期能有多长,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脑瘤的不同,生长部位的不同和肿瘤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期。但是绝大部分的良性颅内肿瘤,可能对于他的生存期来说,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一些恶性的颅内肿瘤,比如胶质瘤,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生存期可能会比较短。但是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良性的颅内肿瘤生存期都会比较长,甚至可以说不会影响病人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