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55709次浏览

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高血压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离子代谢异常或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突变。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饮食,减少腌制食品摄入。若确诊为遗传性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

2、高盐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6克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和血管压力。长期食用咸菜、酱油、加工肉类等高钠食品是重要诱因。建议改用低钠盐,烹饪时用香料代替部分食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离子。已出现血压升高者可遵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

3、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等物质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腹部肥胖者内脏脂肪堆积更易导致血压升高。需要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将体重减轻5%-10%,同时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

4、长期精神紧张

持续的工作压力或焦虑状态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类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情绪波动。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减压,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交感神经过度活跃。

5、慢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水钠排泄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表现。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福辛普利钠片等ACEI类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饮食上采用DASH饮食模式,多摄入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深海鱼类,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需注意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及心理调节。高血压可能由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或肾脏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膏方有什么优点
膏方具有滋补调理、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辅助治疗慢性病等优点。
16岁男孩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16岁的青少年正常血压范围应该在90/60mmHg到120/80mmHg之间。生理性低血压多出现在运动员、士兵,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青少年,身材弱小的女性,是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的。病理性低血压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等。患者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原发病,才能使低血压的情况得以充分的缓解和改善。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肾动脉狭窄。这时也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这些疾病,才能使高血压的状态得以缓解。
语音时长 02:09

2021-12-30

92769次收听

03:05
高血压是什么造成的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确。既往将这类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吸烟、肥胖、叶酸缺乏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高血压患者,5%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颅脑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数高血压患者可以提早预防,如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坚持运动等。
02:41
50岁血压多少才正常
18岁以上的成年人,血压范围应该在90/60mmHg~140/90mmHg之间。若血压值长期<90/60mmHg,可以因此而诊断为低血压。若血压值长期≥140/90mmHg,有可能出现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高血压,需要在专业的高血压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安全理想的状态内。临床中安全而且有效的降压药物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高血压患者适合服用哪一类或哪几类降压药物,需听从专业的高血压医生建议。
眼睛看东西晕是怎么回事
眼睛看东西晕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眼源性眩晕,大部分由于复视引起,多见于后天。第二,前庭,或神经源性的眩晕,如美尼尔综合征,眼一睁就会天旋地转。第三,神经源性,多见于小脑性的眩晕,像颈椎有问题,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脑供血不足会引起眩晕。第四,出现屈光不正,或散光、视力明显下降的病人,也可出现看东西头晕。第五,血压突然升高,这种情况下,自身调节血压的能力下降,不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也可出现看东西看不清,头晕目眩。第六,用眼过度。
语音时长 02:29

2021-10-15

84445次收听

03:12
血压低压高是怎么回事
青中年人大动脉的弹性还好,没有明显的像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动脉僵硬度增高大动脉的舒张性好,所以收缩压一般不高。一些因素所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的激活,造成小动脉的阻力明显升高,造成舒张压升高。年龄大了过后血管硬化、血管的僵硬度增高,对心脏泵血的时候泵入到大动脉的血容量,弹性、储气功能,调节血压的功能减退,表现是收缩压明显的升高。大动脉僵硬度增高过后弹性差了,大动脉弹性回缩的作用也弱了,表现舒张压是低的,可以看到血压的低压高的原因,跟病理、生理机制是有关系的。
神经性高血压是真正的高血压吗
神经性的高血压,在的高血压的指南和分类当中,并没有这种分类。可以理解为就是说血压的升高是因为情绪的波动引发的。这种情况也算是高血压,因为高血压从诊断来讲,它是非常简单的,它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三次以上测量血压超过一百四九十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无论是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都有都可以诊断。但是也确实看到一部分的病人,因为近期情绪的紧张焦虑,有些女性可能是更年期,包括一些老年人,可能近期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情绪上的波动引起血压一个升高。之后经过自身的调整,过了时间之后,血压又逐渐的恢复到正常。这种情况它实际上也属于高血压,只是高血压可能并不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有可能在用药方面的,也不是长期用药的。
语音时长 01:16

2021-05-12

109570次收听

02:49
高血压脸红发热危险吗
高血压常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脸红发热,但不是所有的脸红发热都危险。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阶段,最常见的症状除头晕头疼之外,还有血压升高时候伴有的脸红、浑身发热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并不危险。某些降压药服用后会产生脸红发热、心跳加快,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会不舒服,要及时跟医生沟通,调整降压药物。还有一些罕见的高血压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如果出现这种症状,血压水平也非常高,应该及时救治,以免发生心血管急症,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有危险。
睡眠不足对血压的影响
睡眠不足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血压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会导致血压不稳,还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很容易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而一旦患上高血压之后,会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如果是孕妇睡眠不足,就会出现孕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
什么是H型高血压
一般情况下,H型高血压是一种原发性高血压,患有此病时,患者通常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脂怎么办
血液里面有太多脂类物质,临床上检测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前三个指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之一。血脂高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血脂高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一般治疗即多运动锻炼,控制好体重不超标,杜绝饮酒。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进一步控制血脂打下基础。药物治疗:常用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比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贝特类,比如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烟酸类,比如阿西莫斯。树脂类,比如考莱西亚。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比如依折麦布等。临床上需要根据不同异常血脂指标,以及各个降脂药作用机理,选择合理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联合作用机理不同,而且不增加相互副作用的药物控制血脂。血脂水平极高,难以用药物控制,可以考虑血液净化或者外科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3

50348次收听

01:57
血压高头晕怎么办
血压高头晕,临床上需要鉴别是因为血压升高出现头晕,还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头晕。病人在不舒服情况下会连带血压升高,如常见耳源性眩晕,眩晕之后病人会非常难受,以至于出现血压升高。这时一般建议以治本为主,即尽早明确头晕原因后再进行纠正升高血压。如果是血压导致头晕,一旦确诊降压是第一要务,这时可以使用一些短效降压药把血压快速降下来,口服或舌下含半小时血压就可下降至正常,同时头晕也会得到改善。如果患者头晕不缓解,可以辅助使用中成药或者治疗头晕药物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预防在临床上其实是一个很大话题。任何一个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如果患者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或者高血压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很好,就需要预防高血压进一步加重,或者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在预防这个话题里,有很宽的面要讲。因为在临床上对于疾病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就需要没病防病,又称为一级预防。对于一个病人,比如高血压病人的预防,就称为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最主要的是有病防病。高血压病预防,首先要规律吃药,认真遵医嘱做各种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7

60324次收听

缬沙坦胶囊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缬沙坦胶囊之后,确实有可能产生一系列轻微的副作用,比如头晕、恶心、关节疼痛等等,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对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应客观看待,当务之急是先将血压控制住,并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以保障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