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是指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和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肾病可通过控制血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管理。高血压肾病通常由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肾小球内高压、肾小动脉硬化、代谢异常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肾病首要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减缓肾脏损害。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和贝那普利片等。这些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血压控制需长期坚持,避免波动过大加重肾脏负担。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调整饮食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适当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可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高嘌呤食物以防尿酸升高。控制水分摄入量,尤其出现水肿时需严格限水。
3、药物治疗
除降压药外,高血压肾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改善肾脏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减少蛋白尿的药物如黄葵胶囊,调节血脂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
4、定期监测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定期检查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评估肾功能变化。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监测血压变化,记录居家血压数值。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大小和结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5、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肾脏血管。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者需减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精神压力。冬季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诱发肾病加重。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长期规范管理,坚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适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减退明显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保健品,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