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毒症的饮食要求

发布时间:2020-12-1028712次浏览

不管是任何时候,任何一种疾病都应该做到合理饮食,因为好的饮食对于治好疾病具有促进作用,尿毒症更是如此,该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肾病,因此,对于该病患者来说,在饮食上就更加有严重要求了,那么,尿毒症的饮食要求是什么,在此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毒症的饮食具体有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

1、尿毒症饮食中如何限制食盐的摄入。

不论哪种肾病,只要有水肿,就必须限制食盐摄入量。水肿明显时,应每日限制在1克以下,严重的甚至要求无盐饮食。待尿蛋白量减少,水肿减轻时,食盐量可适当增加,但也应每日不超过5克。低盐饮食的目的是减少体内水、钠的潴留,使水肿消退和血压下降。

2、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吃哪些肉类。

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因其在体内可代谢产生一些含氮废物,并通过肾脏随尿排出。肾功能衰竭时(少尿期),尿量减少,影响废物排泄,这些废物蓄积容易发生尿毒症。如火腿、田鸡肉、鸡肉、鸽肉、鹌鹑、雀肉等肉类食物含较高的蛋白质,均不宜多食。

3、尿毒症患不宜吃哪些海(水)产品。

慢性肾炎由于尿中蛋白质丢失较多,在肾功能尚好,血中非蛋白氮浓度不高时,可补充大量蛋白质。当尿毒症时,必伴有尿量减少,则不宜食用高蛋白质食品,否则,食后会发生尿毒症。因此,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海(水)产品,如海参、鲮鱼、勒鱼、黄花鱼、虎鱼、桂鱼等不宜多食。

4、尿毒症患者应合理摄入蔬菜、水果。

肾脏病患者,如果一般尿量正常,无尿少和肾功能衰竭,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患者尿量减少,特别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时,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血钾过高,可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以上就是我们对此的详细讲解,尿毒症患者平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不可大意,否则,将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不好转!因此,需要引起广大患者的特别注意,只有做好了上述这些,才会让您早日脱离尿毒症对您的困扰,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尿毒症患者能活多长时间
尿毒症患者能活多久取决于并发症是否能控制好。一般尿毒症患者最终是死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如果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并发症控制的好,病人可以存活20甚至30年以上,如果是比较年轻的患者,血管病变不重,并发症控制的好,病人有望长期生存,如果本身年纪比较,又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变,并发症控制不好,相对来说生存率就比较低。存活时间就短一些。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74468次收听

尿毒感染是不是尿毒症
尿路感染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尿毒症,但是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尿毒症。通常指的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一般来说对肾功能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上尿路感染,当急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变成慢性的肾盂肾炎,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反复出现上尿路感染,可能就会变成慢性的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功能的减退,最终有可能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进展成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74742次收听

肾萎缩就是尿毒症吗
肾萎缩和尿毒症不能直接画等号。肾萎缩的原因很多,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造成了肾脏的实质的损害可以引起肾萎缩,比方说高血压导致了肾脏的动脉的硬化和肾积水都会导致肾萎缩。尿毒症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了肾脏的损害,最终导致了肾脏毒素排泄的异常、血肌酐增高、尿素酸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萎缩不等于尿毒症,但是肾萎缩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双肾萎缩的人群,都会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出现慢性肾衰竭,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
语音时长 01:07

2021-12-30

80269次收听

01:20
怎么检查尿毒症最准确
临床工作中判断患者是否有肾衰或尿毒症,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需要抽血来化验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这些指标,再通过公式来计算肾小球的滤过率。如果要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分升,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以判断是否有尿毒症。肾小球滤过率是诊断慢性肾衰竭是不是尿毒症期的最主要的一个指标。
02:07
尿蛋白高会得尿毒症吗
尿蛋白高通常提示患者患有肾小球疾病,如果蛋白尿不能得到好的控制,比如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是患者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会使得肾小球硬化,硬化越来越多后,患者的肾功能就会出现问题。随着肾脏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进展到尿毒症。所以发现蛋白尿增多,就要加以重视,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必要的时候还会需要做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尿毒症中医治疗方法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因此休学回家养病了,大家都很担心他的病情,因此都会时常地去看望他。最近去看他的时候,发现他的状态比之前好了很多,大家都很开心,同时也很好奇他究竟有什么良方。他就跟我们说了他原来一直在用中意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同学治疗尿毒症的良方。
什么是尿毒症症状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到了晚期出现的一系列中毒病症的总称,并不是指某一单一的疾病,尿毒症一般是通过做肾透析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很痛苦,那么什么是尿毒症症状呢,尿毒症的早期由于尿素在体内堆积,会出现厌食呕吐、注意力不集中、浑身乏力、体温降低等症状
尿毒症能不能生孩子
尿毒症能不能生孩子呢,对于绝大多数女人,做妈妈是她们的梦想,即使患有尿毒症,也不能剥夺他们对新生命的渴望,知道自己的情况,但是又很想要个宝宝,那患了尿毒症还能要宝宝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移植后尿毒症后期能生育
肾脏移植可以使尿毒症患者重新拥有一个正常的肾脏,功能恢复最好,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肾移植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并且其生活质量远优于透析患者,大部分尿毒症患者还可恢复工作和学习。那么,肾移植后尿毒症后期能生育吗?
尿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有哪些呢?
很多人对于引起尿毒症的原因都充满着疑惑,他们不知道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是什么。
尿毒症的前兆有哪些
尿毒症常见前兆有身体乏力、踝部、眼睑部位水肿、夜尿明显增多以及血压升高等。肾脏有强大代偿能力,肾功能受损时,通常通过代偿承担人体基本生理功能,患者可感觉一切正常。尽管尿毒症发生发展有较长、逐渐加重过程,且过程有时十分隐匿,但若早期能够积极寻找,也可发现尿毒症早期征兆。通过及时到医院检查尿液、血液,可早期发现尿毒症。一、通常尿毒症早期症状有身体乏力,但最易被忽略;二、患者还可出现踝部、眼睑部位水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至全身性、持续性水肿,病情已经很严重;三、尿量发生改变。尿毒症早期往往出现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有些人出现尿量较以前明显减少,不能排除体内过多废物;四、患者出现血压明显升高,有头晕、头痛、食欲不佳、不想吃东西等不适感。
语音时长 02:04

2019-12-10

58273次收听

尿毒症透析能活多长时间
尿毒症患者通过透析治疗后,生存的时间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是我国目前透析之后,最长的患者存活已经达到30年,国外透析患者有达到40年或50年。因为现在透析技术非常的发达,实际上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别不是很大。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生存时间方面,现在主要就是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可能会有影响,包括透析比较晚的患者,对于并发症的防治不是很关注。所以,尿毒症病人透析后最致命的不是尿毒症本身,而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所以,透析病人的存活时间,目前基本是10年左右没问题,最长的可以达到20年、30年左右。
语音时长 01:20

2019-07-16

66987次收听

01:32
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不管是原发的尿毒症,还是继发的肾脏疾病发展成为的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会完全丧失。尿毒症患者肾脏损伤后不能排出身体的代谢产物和毒物。病人会出现很多症状:一、消化道症状,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二、其症状,比如病人会出现贫血、高血压、浮肿、心衰的症状。所以,患者患上尿毒症后一定要进行肾脏的替代治疗,肾脏的替代治疗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这些是尿毒症最常见、有效治疗方式。
01:29
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
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肾脏病所引起,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有血管疾病,比如有肾血管疾病的病人,这些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尿毒症。另外,缺血性肾脏病或者是恶性高血压,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控制,患者的蛋白尿就会增多。随着患者的蛋白尿越来越多,肾小球会出现硬化,也可能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5毫升每分钟以上,或者是血肌酐升高到707微摩尔以上,在这个时候,病人就会进入到尿毒症期。有很多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会完全相同。但是,这些尿毒症患者的共同表现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以及异常的并发症,包括贫血、高血压,此外,患者也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02:14
血液透析前后注意什么
血液透析前后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对于已经进行规律血透几年的病人来说,在两次透析之间,要有严格的饮食限制,需要患者注意保持体重的稳定。如果患者的体重增长太多,透析的负担也会加重;第二,每次的储水量不可以过大,否则患者在整个透析的过程当中,就会容易出现低血压以及掉压等问题;第三,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进行透析之前,不要吃降压药,要注意防止患者在上机的时候,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第四,患者在进行透析下机以后,患者和家属要注意有没有头晕或者是低血压的症状,要注意避免患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第五,患者在进行透析以后,对局部穿刺的部位,要注意进行压迫止血。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压迫力量过大而生成血管瘘,或者是由于力量不足而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