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2756345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液瘀滞、血液高凝、静脉壁损伤都有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血液的瘀滞状态。血液的瘀滞状态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首要因素。久病卧床、外伤、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和长时间久坐,以及下蹲都是造成血液缓慢流动、瘀滞的原因,促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二、血液的高凝状态。由于创伤、手术、大面积的烧伤、妊娠、分娩等容易造成血小板的增高,黏附性增强,最终促发血栓的形成。

三、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到损伤之后,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感染性刺激都会引起血管壁损伤,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这三大因素中,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血液瘀滞状态,特别是卧床的病人,最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始于孕期
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需从孕期开始,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风险。主要措施包括适度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久坐、监测凝血功能、穿戴弹力袜等。1、适度运动孕期规律运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和预防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诱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机械加压和药物抗凝等。1、血流缓慢手术中麻醉和术后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静脉回流速度下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会使血液...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静脉壁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除此之外,下肢静脉血流滞缓也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情况有下肢长时间固定不动、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的肌泵作用降低。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分期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在形成血栓的14天之内称为急性期。血栓形成15到30天。血栓形成大于等于30天。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相关治疗措施主要有四种。一、一般处理,包括抬高患肢,避免大幅度活动。二、抗凝治疗,也是首选治疗,主要给予静脉低分子肝素、肝素钠或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三、如果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可能会给予溶栓治疗。四、手术治疗排在溶栓治疗之后,一般也不采取。
02:37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还有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一、腿部抬高和初期的卧床休息,可以缓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急性腿部肿胀的疼痛。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最主要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正确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三、溶栓主要包括系统性溶栓和导管性溶栓。四、如果手术或静脉导致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一般持续三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好吗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好。特别是早期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治疗血栓。同时考虑到患者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预后情况,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干预性措施,包括在静脉上放滤网,可以防止栓塞脱落形成肺栓塞。长期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再复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等问题,预后较差,患者后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01:55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久能好
如果是由于手术或者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需要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华法林,一般情况下用药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是具有抗磷脂抗体,或者包括两项以上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抗凝时间大于十二个月。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反复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为防止患者疾病复发,也为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建议给予长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3期:急性期,在形成血栓的14天之内,称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是15到30天。慢性期是大于等于30天。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一、一般处理,主要包括抬高患肢,然后避免大幅度活动,可以轻微活动。二、是抗凝治疗,也是首选的治疗。抗凝治疗主要是给予静脉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钠,或者给予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三、给予溶栓治疗。针对于简单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的不做溶栓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给予溶栓治疗。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排在溶栓治疗之后,一般也不采取。为防止出现肺静脉栓塞,可能会给予下肢的滤网,防止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形成。在慢性期之后,主要的治疗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使用一些长期口服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但是华法林进行治疗需要做凝血监测,为便于使用,有一些其它新药,比如达比加群或者利伐沙班等。
语音时长 01:52

2019-11-27

62384次收听

下肢静脉血栓是否严重
一旦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简单的处理,可以预防严重并发症。如果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血栓形成以后,主要会出现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血栓形成之后,还会出现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局部皮肤的溃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是指动脉或者分支被堵塞,所引起病理过程。这种疾病的诊断率比较低,但是病死率很高。尤其是在溶栓过程中出现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几率会更大。大的栓塞可以导致患者在几分钟之内死亡。肺栓塞经常会表现出三大体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这是主要体征。而且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梗死类似,容易漏诊和误诊。所以肺栓塞的体征要时刻关注。二、下肢静脉曲张溶栓后的出血。溶栓治疗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出血。特别要警惕有没有出现胃肠道出血,或者脑出血。这些出血都容易影响到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或导致死亡。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遭到损伤之后,会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的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最终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语音时长 02:07

2019-11-27

59772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也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长期治疗。一、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腿部抬高和初期的卧床休息,可以缓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急性腿部肿胀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一到两周,可以防止肺栓塞形成。二、抗凝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正确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抗凝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或者在其它部分形成新的血栓,并能够促使血栓静脉迅速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的抗凝剂是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之后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食物的相关作用比较复杂,个体剂量差异也比较大,同时也有出血的风险,需要监测服用。近些年研制出许多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不需要监测,使用起来很方便。三、溶栓治疗。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性溶栓。四、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如果是手术或静脉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一般需要持续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深静脉血栓,一般建议抗凝治疗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7

5735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哪些好
下肢深静脉栓塞患可多食用粗纤维、优质蛋白食物、多补充维生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医生会给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与身体疾病和饮食有一定关系,有相互作用,需要患者对饮食有特别注意的地方。一、多食用粗纤维素食物,比如芹菜、粗粮等,能够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防止腹压增高。二、多吃优质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或者豆制品,最好是以瘦肉为主。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橙子、柑橘、西红柿等。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或者动物内脏,比如肥肉、肥肠、肚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或者饱和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四、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咸菜钠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五、肥胖的病人应该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体重或者接近正常标准体重。主食一般控制在每天三百克左右,如果吃不饱,可以加蔬菜、豆制品或者水果,尽量养成吃八分饱的习惯。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6328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际就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异常凝集成血凝块,主要表现为腿部的明显肿胀,并且单侧形成血栓较多。除深静脉血栓以外,还有在浅静脉形成的叫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30

55119次收听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血管壁损伤,常出现于做过穿刺、化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第二、血流速减慢,常见于脑梗、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怀孕期女性;第三、血液高凝状态,多出现于肿瘤和糖尿病患者。
布加氏综合症诊治
布加氏综合症(inferiorvena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侯群。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