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
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等方法。缺血性卒中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但需要在发病后一定时间窗内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引起出血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血管内机械取栓
血管内机械取栓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常用方法有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等。该方法通过导管将取栓装置送至闭塞部位,直接取出血栓。血管内机械取栓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但需要专业的介入团队和设备支持。治疗时间窗较静脉溶栓更长,但同样强调尽早治疗。
3、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西洛他唑片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抗血小板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但需注意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不同病因的卒中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心源性栓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常用药物有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预防血栓形成。抗凝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非心源性卒中患者,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抗凝治疗。
5、神经保护治疗
神经保护治疗旨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常用方法有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等药物,以及亚低温治疗等物理方法。神经保护治疗多在急性期与其他再灌注治疗联合使用。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疗效仍有待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后,需要坚持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饮食上应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预防卒中复发。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5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
- 2 怎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 3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哪些
-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吗
- 5 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
- 6 缺血性脑卒中怎样及时治疗
- 7 如何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 8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