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御寒——喝酒的又一个错误理由
喝白酒并不能真正御寒,反而可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白酒中的酒精会扩张皮肤血管,使人产生发热的错觉,实际加速热量散失,增加低体温风险。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尤其是皮肤表面的血管。这种扩张会让血液更多流向体表,产生短暂的温热感,但这种感觉只是皮肤表面的温度上升。与此同时,核心体温会因热量过度散失而下降。在寒冷环境中,这种效应可能掩盖真实的体温下降信号,延迟人体采取保暖措施的时间。长期饮酒还可能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敏感度。
寒冷环境下饮酒还存在其他健康隐患。酒精会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减少能量供应,削弱颤抖产热的能力。饮酒后判断力下降可能导致忽视保暖措施,增加冻伤概率。酒精利尿作用会加速体液流失,加重脱水状态,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和体温维持。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寒冷叠加酒精刺激可能诱发血压波动或心律失常。
建议寒冷环境中通过增添衣物、饮用温热饮品、适当运动等方式保暖。如需饮酒应控制量并确保处于温暖环境,避免酒后暴露于寒冷。出现寒战、嗜睡、言语不清等低体温症状时须立即停止饮酒并寻求保暖措施。日常可加强耐寒锻炼,提高基础代谢率,从根本上增强抗寒能力。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注意饮食健康?
- 2 怎样饮食健康?
- 3 怎样饮食健康呢?
- 4 早上要怎样饮食健康?
- 5 冬季怎么饮食健康?
- 6 节后怎么饮食健康?
- 7 如何保护饮食健康?
- 8 怎样饮食健康又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