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道播散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66625次浏览

血道播散患者通常需进行血常规、血培养、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检查。血道播散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多器官,可能与感染、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血常规

血常规是评估血道播散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变化,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血道播散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异常增高。血常规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2、血培养

血培养是确诊感染性血道播散的关键检查,通过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采样应在寒战或高热时进行,以提高阳性率。血培养阳性可指导抗生素选择,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用于评估血道播散导致的器官受累情况。胸部X线或CT可发现肺部感染灶或转移瘤;腹部超声或CT有助于发现肝脾脓肿、腹腔淋巴结肿大;头颅CT或MRI可排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影像学检查能直观显示病变范围,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穿刺获取可疑组织,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分析,对恶性肿瘤或特殊感染导致的血道播散具有确诊价值。例如淋巴结活检可鉴别淋巴瘤转移,皮肤病变活检可诊断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病理结果能明确病变性质,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适用于怀疑血液系统疾病或某些特殊感染的血道播散患者,通过分析骨髓细胞形态、比例及异常细胞浸润情况,协助诊断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骨髓培养对伤寒、布鲁氏菌病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也有诊断意义。操作需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感染。

血道播散患者确诊后需根据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感染性疾病需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恶性肿瘤需化疗或放疗。日常需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生冷食物。注意休息,适度活动以增强免疫力,严格遵医嘱复查相关指标,出现发热、乏力加重等症状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54
结核杆菌皮试结果判断
结核杆菌皮试是检测患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在患者前臂屈侧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如果注射部位出现小于5mm的红斑或结节,甚至是没有明显的改变,判断为阴性。如果出现大于5mm的红斑及结节,而小于1cm,判断为弱阳性。如果是大于等于1cm或小于2cm,判断为阳性。如果是大于2cm或不足2cm,但合并有水泡,判断为强阳性。另外,结核杆菌皮试的实验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影像,患者的痰涂片和其他的一些相应的鉴别诊断的手段,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杆菌,以及是否是活动期,以及感染的部位等。
03:10
结核皮试哪种属于正常
结核皮试常用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一般要72小时之后看结果。通常如果硬结小于0.5cm,认为是阴性;如果在0.5到1cm之间认为是弱阳性;如果大于等于1cm,小于2cm,考虑是阳性;如果超过2cm或不到2cm,同时出现水泡,考虑强阳性;如果同时出现水泡,有明显的疼痛或瘙痒感,也可考虑强阳性。结核皮试不是作为最终标准,还要结合临床指标和影像指标来判断,判断结核的标准还是镜检找到结核杆菌。
03:09
打完肺结核皮试为什么不能碰水
打完肺结核皮试不能碰水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会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刚做完皮试碰水会导致患者针眼部位出现局部的感染。一般情况下,临床上规定做完肺结核皮试以后,72小时以内是不能碰水的。患者在打完肺结核皮试以后72小时以后,如果患处没有出现红肿和硬结的症状,就可以排除患者患有肺结核的疾病。患者在打完肺结核皮试的72小时,饮食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也不要吃海鲜,避免因乱吃食物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03:09
肺部纤维增殖灶是什么意思
肺部纤维增殖灶是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是对肺部出现形态的病理性描述。肺部纤维增殖灶常见于肺结核恢复期复查时所出现的影像学的表现,出现纤维增殖灶说明患者感染过肺结核,但是已经经过治疗,肺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多数是良性的。患者不会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肺部感染过的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的状况,同时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去抽烟、饮酒,情绪上不要过于激动等,还要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
肺结核会盗汗吗
肺结核的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呼吸系统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咳痰主要是一些白痰,有一些病人还会有痰中带血的情况。第二类的症状是叫全身中毒症状,所谓全身中毒症状包括乏力、盗汗和低热,因此盗汗是肺结核非常常见的症状。所谓盗汗,其实是中医的名称,他所谓盗是有偷的意思,也是说在入睡或者刚一闭眼的时候,汗偷偷的泄出来了。当醒了以后,出汗停止了。所以出汗,和其他的一些出汗的特征还是不太一样的。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0

86145次收听

肺结核病是怎么引起的
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慢性传染病,呼吸道飞沫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患有肺结核的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打喷嚏、咳嗽或是痰液没有正确清理,都会传播带有病菌的分泌物,包裹的结核分枝杆菌从呼吸道传播到周围空气中,若环境通风差,病菌停留时间能长达数小时,其他人会通过呼吸道吸入引起肺结核感染。不及时治疗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易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者肺癌,更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5

112187次收听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症状包括有呼吸系统症状和一般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脓痰,有大量气胸或干酪样肺炎时还可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生支气管结核时有刺激性呛咳。一般全身症状包括有:发热,多以以长期低热为主,还有乏力、盗汗、纳差、体重下降等,病情加重时还可有高热、全身衰竭。女性者还可有月经不调、闭经;还有少数患者会有四肢关节疼痛,关节附近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语音时长 01:08

2021-03-08

76829次收听

肺结核能够自愈吗
肺结核能够自愈吗,其实肺结核这种疾病需要积极的治疗,而且不能拖拉,肺结核对人体的危害相信不用说,大家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它严重的话是会夺去人生命的,肺结核不但属于肺部疾病之一,更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上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治疗肺结核,下面介绍一下它的治疗原则。
肺结核吃什么药呢
肺结核吃什么药呢,这个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一定都觉得肺结核这种疾病很可怕吧,其实现在肺结核也是可以治好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许多对有效的药物,只要合理用药,绝大多数病人都可治愈。
耐药性肺结核是什么
耐药性肺结核指的就是身体当中有结核杆菌,但是这种结核杆菌却对某一种或者是多种抗结核的药物产生了抵抗性,使得这些药物无法再杀死结核杆菌。若是患上了耐药性肺结核,就不能再使用已经产生了耐药的药物进行治疗,而是要更换其他不太常用的药物。
肺结核有哪些典型的特点
肺结核的典型特点就是会反复性发烧,刚开始是轻微发烧,之后可能会高烧不退,严重时体温会高达39-40度。同时往往会有间歇性和阵发性咳嗽症状,当气管支气管受到压迫可具有痉挛性发作特点。另外,还可引起胸部钝痛以及呼吸功能下降等多种特征。
02:04
肺结核症状表现
肺结核的全身症状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身体消瘦,月经失调,或者一些呼吸系统的症状。呼吸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或者是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初期仅以咳血为主要表现。有的患者在剧烈运动,比如说追公交突然出现咯血情况,要警惕肺结核,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性的改变,以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最为多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肺结核。
肺结核需要做什么检查
肺结核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时确诊。如果出现典型的潮热、盗汗、咳嗽、胸痛等表现需要及时检查。可以通过血液或者痰液的检查查出结核菌的感染情况。还可以通过CT确诊,病情通过胸腔积液或者支气管镜检查,查明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方案。
肺结核复发吗
出现抗结核药物的初期,由于往往使用单一抗结核药,患者治愈后复发率较高。随着治疗药品、治疗方案的改进和治疗研究的进展,目前对新发生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只要治疗得当,肺结核通过规律、全程的治疗,遵医嘱停药后,治愈率可达90%。经医生复查认为已治愈后,复发率可在2%以下,涂阴肺结核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更低。但如果患者治疗不正规,成为耐药结核患者,其复发情况就不能保证。复发常见于不规则治疗,再次感染强毒株或其它特殊情况如感染艾滋病毒、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等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复发率在5%左右。临床中若治愈的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咳血或发烧、乏力、消瘦等症状时,应警惕结核病的复发,需及时检查胸片、CT和查痰。此外,无症状的治愈患者,建议每年健康查体一次,包括胸片和CT,谨防肺结核复发。
语音时长 01:34

2019-09-04

55962次收听

肺结核预防方法
接种卡介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要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营养要均衡,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卫生,另外患有支气管扩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原发病,要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引起抵抗力下降。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手部卫生。卡介苗的接种则可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对于传染性疾病一般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考虑。首先,隔离结核患者必须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有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排入空气中引起飞沫传播,避免去人流密集、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语音时长 01:41

2019-09-04

6269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