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癌的早期症状
肠胃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腹部隐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性状改变等。肠胃癌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肠疾病等因素引起,早期发现可通过胃肠镜检查确诊。
1、腹部隐痛
腹部隐痛是肠胃癌早期常见症状,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位置不固定,可能与肿瘤局部浸润或胃肠蠕动异常有关。伴随症状包括饭后腹胀、恶心等。建议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持续1-2周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异常者需进一步做胃镜或肠镜检查。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匹维溴铵片等缓解症状。
2、消化不良
早期肠胃癌患者常出现餐后饱胀、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与肿瘤导致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相关。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普通胃炎而延误就诊。若调整饮食后症状未缓解,或伴随贫血、呕吐等症状,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诊断明确后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胰酶肠溶胶囊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3、食欲减退
无明显诱因的食欲下降需警惕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短期内体重减轻超过5%的情况。肿瘤释放的炎性因子会影响摄食中枢,同时胃肠道梗阻症状也会导致厌食。建议记录每日进食量和体重变化,配合血常规检查筛查贫血。营养支持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口服补液盐散等。
4、体重下降
非刻意减肥情况下,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属于报警症状。肠胃癌导致的体重减轻与营养吸收障碍、肿瘤消耗等因素相关。需特别关注是否伴随黑便、吞咽困难等表现。排除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后,应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营养干预可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
5、大便性状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粪便变细、黏液便等均需警惕。直肠癌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右半结肠癌更易引发隐性出血。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异常者需结肠镜检查。对症治疗可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限制腌制、烧烤等高盐高脂食物,每日摄入足量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出现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时,须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