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穴
腰俞穴是督脉上的常用穴位,位于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处,主要用于治疗腰骶疼痛、月经不调、下肢痿痹等病症。
1、定位取穴
腰俞穴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取穴时可采取俯卧位,先确定尾骨上方凹陷处,再向上触摸至骶骨末端凹陷即为该穴。体表定位约在第四骶椎下缘凹陷中,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下方约2横指处。
2、主治功能
该穴具有强腰脊、调经带、利下焦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症,以及遗尿、尿失禁、痔疮、脱肛等下焦疾患。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3、操作方法
常规采用毫针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时可向尾骨方向斜刺。艾灸可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次15-20分钟。推拿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或点压,配合八髎穴效果更佳。操作时需注意消毒,孕妇慎用针刺,骨质疏松者避免重手法。
4、配伍应用
配肾俞、大肠俞治疗慢性腰痛;配关元、三阴交调理月经不调;配长强、承山改善痔疮症状;配环跳、阳陵泉缓解坐骨神经痛。在冬病夏治时,常与命门、大椎配伍进行三伏贴敷。
5、注意事项
局部皮肤感染、溃疡者禁用。针刺过深可能刺激骶神经,出现下肢放射感需立即退针。艾灸时防止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直接灸。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可配合腰骶部热敷。若出现晕针现象,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平卧休息。
日常可通过热敷腰骶部、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来养护该穴位。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寒湿侵袭,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出现持续腰骶疼痛或月经紊乱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不可仅依赖穴位刺激治疗器质性病变。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