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翳风穴准确位置图

90352次浏览

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

【定位归经】
  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瘰疬。
  (1)翳风穴配地仓穴、承浆穴、水沟穴、合谷穴治口噤不开。
  (2)翳风穴配颊车穴、合谷穴治腮腺炎
  (3)翳风穴配地仓穴、颊车穴、四白穴、合谷穴治面瘫。
  (4)翳风穴配下关穴治下颌关节炎
  (5)翳风穴配关冲穴、中渚穴治耳聋、耳鸣。
  (6)翳风穴配听宫穴、听会穴,有通窍复聪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保健方法】
  (1)刺灸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2)艾灸方法:直刺0.8~1.2寸,耳后酸胀,可扩散至舌前部及半侧面部,以治面瘫、腮腺炎等。向内前下方斜刺1.5~2.0寸,局部酸胀,可向咽部扩散,咽部有发紧发热感,以治聋哑。
  (3)温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适应人群】
  (1)心血管系统病症
  在家兔身上观察到,电针双侧“翳风”时,动脉血压有明显变化,有上升、下降或双相反应,其变化幅度与针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小于0.01)。证明翳风与心血管活动有关,并且这种关系主要为脑中枢效应所致,与迷走神经的外周作用无关。
  (2)大脑皮质病症
  针刺翳风有调整大脑皮质功能的作用。在实验性狗神经症基础上针刺“翳风”,所有阴性条件反射均迅速提高,并稳定地恢复正常,刺激强度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逐渐恢复,对分化刺激的鉴别逐渐达到完全。说明针刺翳风能恢复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平衡。观察脑电波发现,原来α节律波幅较低者,呈现α节律波幅增强;反之,则使α节律减弱,具有调整作用。
  【注意事项】
  在按摩时,不可以盲目的进行按摩,并且也不能完全依靠按摩翳风穴来治疗疾病,必要还是去医院。

相关推荐

01:42
地筋的正确按摩方法
先要找到地筋在什么位置。坐在床上,左腿放在右腿上,用左手大拇指把脚扳起来,使大拇指翘起,此时会出现一条突出的经络,用手摸会硬硬的,这就是地筋。先泡脚20分钟,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下往上推揉2分钟左右,然后也是从下往上左右拨动3分钟,可以稍稍用力,此时会感到疼痛感觉,并且触感较硬。直到按摩柔软,一只脚按摩完后,再换另一只脚按照同样的方法按揉。也可以用刮痧板或者梳子的背部,从脚跟向脚趾的方向刮,每次刮30-50次。
02:08
背部按摩手法视频教程
背部的推拿手法有很多,比如掌揉法、㨰法、拿法。1.掌揉法具体的操作手法是操作者把手掌的掌根放在需要按摩的位置,稍微用一点力按,同时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手臂做回旋动作,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2.㨰法肩关节和腕关节放松,肘关节屈曲大约120-140°,手指自然弯曲,手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放在需要按摩的位置,上臂中段距离胸壁大约一拳,带动腕关节的伸屈以及前臂的旋转运动,在治疗部位来回滚动。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3.拿法手指的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操作部位的肌肤并逐渐收紧、提起,腕关节放松,轻重交替、连续不断地提捏治疗部位。
外关穴
外关穴位置在我们的手臂的前侧,它在我们的前臂部位,它是在腕背横纹上两寸。外关穴如何取穴首先来说,我们露出我们的前臂,找到我们的腕横纹,再找到我们的肘横纹,我们把它分成一半,之后,我们再把它分成1/3,腕横纹上两寸,在桡骨和尺骨之间,就是外关穴。外关穴的功效外关穴可以有疏风清热,同时它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它可以通利三焦经,有很好的退热的功效,它对很多头面部的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再有由于上火导致的牙龈肿痛,外关也可以很好的退热,可以治疗颈项部的疾病,它可以治疗淋巴结的炎症,外关穴,局部的治疗作用也很好,它可以用于偏瘫,腕臂活动不利导致的疾病。外关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取腕背横纹上两寸,用针刺的方法,采用针的直刺,进针大概是0.5寸到0.8寸左右,局部取胀感,或者是让感觉沿着臂向肘关节去传导,还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是用艾条灸,手持艾条在外关穴的位置上进行悬灸,也可以用回旋灸,也可以用温和灸,也可以采用直接灸的方法,我们可以取一部分的艾绒,把它固定在外关穴上,然后进行点燃也可以,可以采用按摩的治疗方法,按摩主要是采用点按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揉法,可以采用拇指的螺纹面去操作,也可以用中指的螺纹面进行揉法,以及点按的方法去治疗。外关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治疗频率取决于它的病症,比如说像外感头疼急性发作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外关使用的频率就要高,比如说我们可以每日针灸,或者是每日按摩一次都可以,如果说疼痛改善了,我们可以每周治疗2-3次为宜。外关穴的禁忌它的禁忌,主要是针刺的方法要得当,它不宜过深,过深之后容易损伤神经。
语音时长 04:12

2022-02-17

65896次收听

天枢穴
天枢穴的位置天枢穴位于我们的腹部,它位于我们的脐的旁边,平脐两寸的地方就是天枢穴。天枢穴如何取穴首先我们找到神阙穴,天枢穴是和神阙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胸部正中线第四肋间乳头和正中线的这个距离是四寸,我们把这个四寸分一半,我们把这个两寸从肚脐中线旁开,这个位置就是天枢穴。天枢穴的功效天枢穴可以治疗很多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胃疼,腹胀,腹泻,便秘以及脐周的疼痛,都可以用天枢穴去治疗。天枢穴可以调整月经,可以补益脾气,天枢穴还可以促进这个肠子的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天枢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天枢穴理疗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针刺法时,取天枢穴,手持一寸半的毫针,与皮肤呈90°角直刺进皮肤,然后得气取酸麻重涨的感觉。艾灸法时,可以采用回旋灸的方法,点燃艾条之后,让艾条距离皮肤大概是5-10公分的距离,以回旋灸和温和灸的方式灸治。也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取一块生姜在生姜上面用针打上孔,将姜片放在天枢穴的穴位上,点燃艾壮,可以做3-9壮。按摩法时通常使用按法和揉法。天枢穴理疗的频率和最佳时间天枢穴理疗,症状重每天都可以做,症状轻时,每周1-2次即可。天枢穴的禁忌孕妇禁止使用天枢穴理疗。
语音时长 03:20

2022-02-17

73144次收听

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我们中医的艾灸也是一个中医里面非常常用的方法,也非常简便,效验,非常容易操作,也很方便,又很廉价,又很实效。它就是利用艾灸、艾条、艾绒的这种燃烧,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热力,通过热力、温灼穴位和人体的局部组织和穴位,然后达到一种温通经络、温阳散寒、温气养神的功效。因为灸总体来说就是一种温阳的药,燃烧所有的火,能够补益人体的火,因为人体内,气血运行需要一种能量,需要一种火力的推动。所以阳火的推动形成全身的气化,艾灸就能够补益这种气,正是因为补阳的功能,所以在灸完之后特别注意,不要用冷水去冲洗它,尽量要保持局部的温暖,一灸之后这个区域的上下内外都有一种温通感,温暖感,而且这种温暖感会穿透,所以不要用凉水,凉水一凉它又收缩了,又停滞住了,反而就更糟,所以我们不要用凉水。第二灸为阳热之物,灸完之后阳内的火在体内运行,可以适当地喝点温的茶或者暖暖的豆浆这一类,补充一些阴液水,阴阳平衡,如果感觉到口干舌燥,艾灸的量就要控制一下,灸太多,火热能够容易灼伤阴液容易阴虚,所以阴虚的人也要注意。如果灸的人感觉到烟头干燥,甚至有上火表现,艾灸要暂停。服用一些豆浆、果汁或者清凉的饮品或者食物,但是不要太寒凉,使身体达到一种阴阳平衡。
语音时长 02:27

2020-04-22

60502次收听

什么是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胸胁胃脘的胀满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噎膈症、疟疾等病疗效甚为理想,绝大多数针一次即显效。而对于有的人来说,通过按摩内关穴,对身体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消除疲劳,帮助入眠、减轻晕车晕船症状、宁心安神等等。
中指有什么穴位
中指主要有两个穴位,第1个穴位就是中冲穴,第2个穴位就是肺心穴。这两个穴位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当出现比较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表明这两个穴位方面所对应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疾病,第1个穴位它能够治疗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况,肺心穴治疗神经性引发的疼痛。
肚脐上方是什么穴
肚脐从本质上来讲是脐带脱落之后的疤痕,但肚脐在医学上被称为神阙穴,按摩肚脐眼对人体的脾、肝、肾、肺、心等器官都是有好处的,肚脐医学上是神阙穴,人体的穴位有很多,而肚脐眼是唯一一个肉眼可见的穴位,因此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上臂粗应该是三焦经不通导致的,手臂两侧的三焦经一共有46个穴位,想要瘦上臂,可以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薄荷茶,或者采取药物温敷、三线放松等方法舒筋通络,让手臂尽快瘦下来。
中脘在肚脐上几指
中脘穴在肚脐上面,约4寸左右,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倘若跟一些诸如关元穴、天枢穴以及血海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减肥的功效;倘若跟合谷穴、解溪穴以及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的目的。
拔罐应该注意什么
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一个是一定要严格对于罐的消毒操作;另外在拔罐治疗时,一定要让患者采取一个舒适的体位;要选择适合拔罐的部位,比如肌肉丰满的部位,一般不建议选择骨骼突出、凸凹不平或者毛发比较多的部位进行拔罐操作;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以及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罐体;操作时一定要动作迅速、避免烫伤;在走罐的时候不能在骨骼突出的地方采取推拉操作,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或者火罐的漏气,然后导致罐体的脱落。用火罐时要注意避免灼伤或者烫伤,如果因为烫伤或者拔罐留罐时间较久,造成了皮肤起泡,这个时候也不要慌张。对于小于0。5厘米的小泡,是可以不予处理的,它可以自体吸收;如果泡体比较大,这个时候要采用消毒针从泡体中将泡液抽出,施以龙胆紫药水或者消毒药水进行消毒操作,患者会很快的愈合。针罐的时候要防止肌肉收缩,导致针体的弯曲;然后同时也要避免将针压入深处造成了损伤。
语音时长 01:48

2019-04-22

55433次收听

三阴交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三阴交穴有健脾祛湿、安神、调经的作用,能够治疗腹痛、腹胀、胃痛、便秘等,脾、胃、肠的病变,还能治疗妇科、皮肤科的病症。三阴交穴能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湿疹等病症,以及治疗下肢的疼痛、麻木和无力等病症。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消化不良、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状。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是脾经的穴位,对肝、脾、肾三经都有调理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9

2019-02-14

75404次收听

02:11
天枢穴的位置在哪里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一个很好取的穴位。天枢穴位于腹部,取穴时先找到肚脐,肚脐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天枢穴是临床中常用穴位,刺天枢穴可以治疗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腹痛,腹泻,还有胃肠的痉挛等胃肠病。按摩天枢穴,也常常用来治疗肥胖症,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经常的按摩天枢穴,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增加大肠排泄的功能,缓解便秘的症状。
02:45
少海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少海穴对于因为心脏的疾病而出现的症状,比如失眠、癫、狂、痴呆、健忘以及高血压有比较好的调节作用。用拇指轻轻按在少海穴位置,每天坚持按揉20到30分钟左右,可以比较良好的调节心脏方面的症状,和肘关节内侧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少海穴在肘关节内侧缘,很多学生长期伏案工作、写字,手内侧跟书桌有一个长期的接触和压迫等,出现肘关节内侧缘疼痛、麻木,严重者甚至局部出现结节甚至囊肿等等,对于这样的学生肘,按揉局部少海穴,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和治疗作用。
02:05
什么是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可以补益肾气、调理泌尿、改善内分泌。平时可以使用手指搓揉,或用指间关节刮擦太溪穴。有踝部的扭伤、跟腱的拉伤、足跟足踝的疼痛,可以艾灸太溪穴进行治疗。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上穴位,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原穴是讲精气,都从这个位置进行流转,是这一条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所以太溪穴在肾经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肾经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生殖以及泌尿都是很重要的一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