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什么时候做好
心脏造影通常在出现胸痛、胸闷等疑似冠心病症状时,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时进行。心脏造影主要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可用于评估支架术后或搭桥术后的血管情况。
心脏造影的时机选择需结合患者病情决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立即进行急诊心脏造影以开通堵塞血管。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择期安排检查。若患者存在不明原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晕厥,心脏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因。部分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胸痛症状,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可能需要造影检查。
心脏造影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出血风险和造影剂耐受性。检查前6-8小时需禁食,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术后需卧床休息12-24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变化。
心脏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出现胸痛加重或穿刺部位异常肿胀时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