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89989次浏览

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归脾丸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脾虚失运、缓解心悸怔忡、调节月经不调、辅助治疗贫血、增强免疫力等。

1、改善脾虚失运

归脾丸中的人参、黄芪等成分能补益脾气,改善因脾虚导致的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状。脾虚失运常见于长期劳累或饮食不规律者,可能伴随面色萎黄、肢体困重等表现。需注意服药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脾虚湿盛者可配合茯苓白术散加减。

2、缓解心悸怔忡

归脾丸的龙眼肉、酸枣仁可宁心安神,适用于思虑过度或久病体虚引发的心悸不安、健忘失眠。此类症状多与心血耗伤相关,可能伴有脉细弱、舌淡等体征。心阴虚火旺者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配伍天王补心丹等药物。

3、调节月经不调

对于气血两虚型月经量少、经期延迟,归脾丸通过补养心脾促进气血化生。患者常见经血色淡质稀、小腹空坠感,多因过度节食或慢性失血导致。严重崩漏者需联合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并排查子宫器质性病变。

4、辅助治疗贫血

归脾丸的当归、大枣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对缺铁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患者多见头晕眼花、唇甲色淡,需配合富铁食物如猪肝、菠菜。重度贫血应联合硫酸亚铁片等铁剂,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5、增强免疫力

方中党参、白术可提升机体抗病能力,适合术后体弱或易感冒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常见反复呼吸道感染、伤口愈合迟缓,服药期间可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合并感染时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服用归脾丸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破气耗血之物,感冒发热时应暂停用药。建议连续服用2-4周观察疗效,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口干便秘等反应,需调整用药方案。心脾两虚患者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日常宜食山药粥、红枣汤等健脾食疗方,避免过度思虑和熬夜。

相关推荐

湿气重的人怎么减肥
湿气重的人减肥需结合祛湿与科学减重,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中医调理、药物辅助等方式实现。
男人手脚冰冷出汗是什么原因
男人手脚冰冷出汗可能与气血不足、肾阳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手脚冰冷出汗通常表现为四肢末端温度低伴随潮湿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02:47
肠胃湿气重的症状
脾胃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两个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属于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负责从食物中摄取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另外,脾主运化还包括脾与人体的水湿代谢有关系。脾主四肢,即脾的功能强弱与四肢的活动能力有关。如果脾胃之气受损,就会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情况。湿气停留在体内会产生胃胀、腹胀、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容易疲劳。一旦四肢疲劳,就容易感染、感冒。另外,可能出现白带异常,白带清晰、量多,这都属于脾胃湿气比较重的症状。
02:57
湿气重脸上长痘痘用什么药
湿热的体质出现痘痘的时候一定要清热利湿,可以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的药物,像薏米、滑石、黄芩、黄连、莲子、穿心莲、黄柏等一类清热利湿的药物,对湿热性的痤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青壮年脾胃功能较强健,食欲较好,如果不注重饮食养生,经常吃一些麻辣刺激的东西,或经常饮用白酒,就会导致体内湿热比较旺盛,阻塞经络系统,使面部气血运行不通畅,可能引起痤疮的出现,面部的皮疹、红肿、热痛,或皮疹上面有白头,或是皮疹上面有黑头。
02:49
湿气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湿属于外在的邪气,中医是六淫邪气之一。中医认为,自然界侵入到体内的邪气有六种,是风、寒、暑、湿、燥、火。湿气是其中之一,湿气通于夏,夏天湿气比较重,夏天和人体的脾胃相对应。另外,湿气和脾胃相对应。也就是湿气进入体内以后,易出现脾胃功能下降的症状,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四肢无力,酸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另外,湿气是为阴邪,湿气吸入体内以后,使经络不通,使肌腱、肌肉组织僵硬、麻木、疼痛、关节疼痛这一类症状。另外,湿为阴邪,湿气下注可以引起来腹泻、白带异常、增多等等症状。
汗蒸能否去湿气
要从几个方面说,汗蒸相当于中医的发汗,中医的发汗是通过用药物,汗蒸是通过外来的热,引起身体出汗,但是有同功的疗效,某湿气是可以去的。首先,汗蒸可以调动人体,增加血液循环,让体内温度暂时的升高。因为湿气是中医学的,西医没有这个名词,湿气相当于人体的慢性炎症。汗蒸因为能够提高人体的功能,让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快,同时免疫功能活跃起来。因此,从某方面来说是可以祛湿的。因为湿相当于慢性炎症,如果是汗蒸调动人体积极性,就是免疫功能,湿气可以吃掉,打个比方,类风湿汗蒸以后,本来不能动,汗蒸完之后,关节就会活动,这个中医上说就是祛湿。但是,随着汗蒸如果皮肤起疹子或者是起水泡,说这就是祛湿,这个不科学。因为汗是通过汗腺出来的,如果是汗管不通畅,就会出现小水泡,很正常的,跟祛湿没关系。建议蒸温度不能太高,可以适当的用温度低点,出汗少一点,时间长一点,这种蒸法对能够祛湿气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风湿病人。
语音时长 02:03

2021-06-25

78888次收听

湿气重和宫寒有关系吗
事实上,湿气重跟宫寒,并没有关系。宫寒属于一种肾气不足的不良症状,会诱发一些诸如诸如下腹部疼痛和下腹部坠胀,还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以及痛经等等不良症状。在治疗宫寒这个问题上,建议患者需要注意适量进行锻炼。
什么症状吃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的功效是比较广泛的,在出现慢性胃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其次,它还能够有效的调理肠胃,平衡人体。当身体出现了脾虚情况时,也可以使用该药。在吃这种药物时需注意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感冒发热的人不适合使用这种药物。另外最好在饭后服用。
归脾丸可以长期服用吗
通常情况下,归脾丸不可以长期服用。具体分析如下:
脾湿是什么内容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湿。当脾胃受湿邪困阻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造成脾湿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湿,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造成脾气虚弱,形成脾湿。
语音时长 01:55

2018-09-29

58648次收听

脾湿吃什么药
脾胃中焦,是分清化浊的地方,水谷精微,都是先入于胃,然后过脾来分别转运。这个地方是容易产生湿气聚集的,但是脾湿,临床上要分清楚寒热之分,是寒湿,还是湿热。如果是寒湿,一般我们常用的是藿香正气散,这个是有成药的,它主要起到芳香化湿,散寒解表的作用。主要成分包括藿香、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紫苏、白芷、桔梗等。藿香正气散在服用时要注意,不是感觉自己拉肚子就服用,一定是寒湿,如果是湿热,吃藿香正气散很容易加重病情。对于脾胃湿热,伴有腹泻症状的人群,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如果是单纯的中焦湿热比较盛,可以用清中汤,如果寒热分的不明显,是脾虚湿困,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来健脾益气清化湿浊。
语音时长 01:55

2018-04-11

65908次收听

脾湿肥胖怎么减肥
脾湿肥胖,也叫虚胖,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往往脾虚跟肥胖伴行。因为阳气能够升腾,能够把水气化掉。脾虚,水谷精微运化就不足,容易聚集,升为痰湿,就形成肥胖的机理。那应该怎么办呢?要健脾益气,利湿渗水,甚至要燥湿化痰。比较常见的方法,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和防己黄芪汤,达到健脾益气,淡渗利湿的作用。如果痰湿比较盛,可以加导痰汤。从饮食上,要管住嘴,迈开腿。要少吃肥干厚腻的食物,但是不推荐完全节食,这样反而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平时要多加运动,可以振奋阳气,让脾胃功能加强,反而利于减肥。
语音时长 01:29

2018-04-11

61379次收听

脾湿怎么办
脾湿首先从饮食起居,少吃一些肥干厚腻,生冷的食物。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经常吃生鱼片之类生冷的东西,如果是脾湿的体质,要尽量少吃。另外油腻的食物,不利于脾的运化,容易酿生痰湿,也要少吃。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常见的茯苓、薏米,还有冬瓜,具有淡渗利湿的作用。化湿作用比较好的药物,比如白术、荷叶,可以代茶饮,也能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脾湿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是参苓白术散,主要针对脾虚湿盛的症状。湿气比较重,还可以用平胃散。如果是寒湿盛,可以用藿香正气散。
语音时长 01:30

2018-04-11

58568次收听

02:02
什么是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主要是脾和胃的功能不协调,脾胃在五行上均属土,都与消化有关,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水湿的作用,胃主收纳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只有两个脏器功能协调运作,才能促进消化吸收,保证身体健康。
02:18
脾湿是什么意思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湿。当脾胃受湿邪困阻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造成脾湿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湿,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造成脾气虚弱,形成脾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