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导致肌腱炎
肌腱炎可能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年龄因素、代谢性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运动损伤
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重复进行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可能导致肌腱急性损伤。常见于网球肘、跟腱炎等,多因运动中肌腱过度牵拉或直接撞击所致。急性期需停止活动并冰敷,慢性期可通过超声波治疗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洛索洛芬钠贴剂等外用药物。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动作会使肌腱承受持续微小损伤,如键盘操作者易患腕部肌腱炎。这类损伤通常伴随晨僵和握力下降,可通过佩戴支具制动、调整工作姿势改善。严重者可考虑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需严格控制注射频次。
3、年龄因素
中老年人肌腱弹性下降更易发生退行性变,常见肩袖肌腱炎。退变肌腱可能发生钙化,表现为夜间痛和抬臂困难。建议进行钟摆运动等低强度锻炼,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症状,钙化严重时需行关节镜下清理术。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痛风等疾病会改变肌腱组织结构。糖尿病肌腱炎好发于手部屈肌腱,表现为扳机指;尿酸盐沉积可导致跟腱红肿热痛。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片,慢性期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
5、感染因素
细菌经伤口或血行感染可引起化脓性肌腱炎,常见于动物咬伤后。除剧烈疼痛外还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若形成脓肿需手术引流,后期进行肌腱滑动训练预防粘连。
预防肌腱炎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负荷。中老年人可适当补充胶原蛋白,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工作时每30分钟活动关节,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工具。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卡压感应尽早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肌腱断裂等严重后果。恢复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