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能引起高血压吗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起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压升高。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代谢率下降,机体产热减少,外周血管收缩以维持体温,血管阻力增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甲减患者常伴随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也会导致血压增高。部分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也是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之一。甲状腺激素缺乏可能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心输出量减少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一步促使血压上升。甲减未控制时,交感神经活性代偿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甲减相关高血压通常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较小,对常规降压药物反应可能不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与高血压交替出现的特殊表现。严重甲减可能引起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压塞样改变,此时血压可能出现反常性下降。甲减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需要特别关注。少数甲减患者可能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会使血压更难控制。
确诊甲减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血压可逐渐改善。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过度收缩。定期监测血压和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体重超标者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