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八项金科玉律防肾病

27028次浏览

“健康是革命的资本”,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忙于工作,渴望相见,却忽略了健康的风水宝藏。其实,平时要注意,早预防,健康要站在身边。

遵循以下八条金科玉律,可以有效降低患肾病的风险,保护肾脏健康。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日常生活规律和体育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如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太极拳等,坚持锻炼后不感到疲劳的原则。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保持血压达标,降低患肾病的风险。

2.均衡饮食和正常体重

预防肾脏疾病,应注意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选择新鲜的食材和健康的烹调方法,控制每人每天5-6克的食盐摄入量(约1茶匙盐),并限制加工食品中含盐、防腐剂和添加剂较多。肥胖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避免腹部肥胖。

3.保证足够的饮用水

长期缺水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结石。科学饮水有助于预防肾脏疾病。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水,最好是开水或清茶。天气炎热,运动量大,出汗多,肾结石患者应增加饮水量。全天平均分配饮用水,可在短时间内避免连续饮用水。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水肿严重、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应限制饮水量。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肾细胞、肾小管功能和肾血流动力学,导致肾功能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吸烟显著增加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长期大量饮酒也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还会导致血尿酸、痛风、肌酸激酶等升高。

5.不要盲目用药,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性肾损伤是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由于肾灌注、药物排泄和肾小管损伤修复功能下降,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是药物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引起肾损伤最常见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以上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规模使用。

6.控制血糖、血脂、尿酸水平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是非常重要的。长期控制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微量白蛋白。一旦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和水肿的症状,就应该在肾脏科治疗。

7.监测血压

高血压肾损害是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血压为130/80-139/89mmhg时,应警惕高血压前期,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mmhg,建议开始服药。蛋白尿患者应尽量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并监测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

8.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有效发现早期肾损害。建议体检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肾超声等项目。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等肾脏疾病高危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测。必要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管功能、肾血管超声及眼底检查。

相关推荐

尿微量白蛋白高说明哪些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常常见于像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等前期的这些疾病。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增高的时候,也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这个时候肾脏的损害往往是可逆的。如果及时治疗,可以逆转肾病的发展。对于全身性的炎症或者局部炎症,有可能影响到肾功能,由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以反映早期的肾病,肾损伤的情况,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早期的预警指标。比如尿路感染引起肾脏早期病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患者服用了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可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于早期发现肾功能变化。在肾功能受到损害的时候,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时发现以后,及时停用有副作用的药物,就可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的损害,在饮食方面,应该选择低盐的饮食和低蛋白的食物。蛋白类食物最好选择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像海鲜当中的鱼类等等。所以,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疾病的,可以作为一种预警的指标。
语音时长 02:03

2021-11-05

69942次收听

糖尿病肾病三期严重吗
糖尿病肾病Ⅲ期不严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微血管病变,以持续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丧失为特征,可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发生。临床上分为5期,第Ⅲ期处于中间约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尿中白蛋白排泄增多,此期患者血压可轻度升高。若在此阶段前进行有利的干预治疗,及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值范围之内,有可能会逆转白蛋白尿和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但如果血糖值持续较高,糖尿病肾病进展快速,可能很快就进展到Ⅳ期、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检、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评估疗效和治疗的不良反应。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1

98448次收听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哪些
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人数增多,现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了。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大家一定要早日选择合适的方式治愈。下面大家就一起看看临床具体的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吧。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注意事项有:1、积极治疗泌尿系感染,对于泌尿系感染有疾
有可能治好糖尿病肾病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在以往可以说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是极低的,然而以现在的技术,糖尿病足能彻底治愈吗,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肾病一般活几年
糖尿病这种病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对待糖尿病这种病要小心的对待,这种病的危害是很大的,糖尿病和其它的流行病一样,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人们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期糖尿病肾病治愈率
糖尿病肾病能不能治愈!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由于该疾病的病因不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够完全根治,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危害。那么,糖尿病肾病能不能治愈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糖尿病肾病饮食
对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肾功能正常者饮食蛋白摄入量为零点八克每公斤每天,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零点六到零点八克每公斤每天。蛋白质的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蛋白摄入量小于零点六克每公斤每天,应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当临床糖尿病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时,输注血浆制品和白蛋白要谨慎,因输入的蛋白将很快经肾脏从尿中排出,加重肾小球高内压、高滤过和高灌注,可诱发“蛋白超负荷肾病”,从而促进肾小球硬化。对于血浆蛋白较低并发较重感染的患者,可考虑适量输注新鲜血浆,除提供白蛋白外,通过输出的球蛋白还能提供抗体,有利于感染控制。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4

60065次收听

糖尿病肾病能治愈吗
糖尿病肾病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大约50%的终末期肾病由糖尿病肾病导致。而在我国大约为20%。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为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早期经积极干预尚能逆转。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速度大约为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也逐渐增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检、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评估疗效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所以,糖尿病肾病一经诊断只能控制,无法治愈。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4

54131次收听

什么是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在10年以上的糖尿病对肾脏造成的危害,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出现,同样治疗的方法也不同,糖尿病分为了5期,发现蛋白尿后,是该病的第1期说中,还有肾病综合症,为第2期,高血压,肾衰竭,贫血等都是该病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有什么反应
糖尿病肾病一型和二型患者无明显症状,在劳累、血糖控制不好时,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随后自主消失。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有血压升高、控制不住、食欲减退、浮肿等症状出现,尿蛋白明显增多后,会有全身浮肿、血压、血糖控制不住、血脂高、血尿酸升高等异常问题发生,严重者甚至发生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患者都可发病。早期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不易被发觉,在劳累、感冒、血糖控制不好时,查尿常规可看见一过性尿蛋白升高,待休息、感冒痊愈以及血糖控制好后,尿蛋白消失。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肾脏负担越来越重,临床上尿蛋白也随之增多,严重者还伴有血压升高、控制不住、食欲减退、浮肿等症状。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出现感冒腹泻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尿蛋白确实增多,血中白蛋白减少,多数伴有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全身浮肿、血压、血糖控制不住、血脂高、血尿酸也有不同程度升高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尿中微量蛋白尿发展为大量蛋白尿,严重者可伴有肾功能损伤,甚至发展到尿毒症期。若发现此类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15

58337次收听

02:11
糖尿病肾病症状
糖尿病肾病症状是血糖异常,早期没有肾功能变化,后期会出现肾脏不良损伤。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中会出现蛋白尿,同时伴有血糖异常,首先要明确糖尿病的诊断,仔细询问病史,尿中如果出现泡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发病早期没有肾功能变化,一旦发展到肾功能受损的时候,会出现可逆性的肾脏不良损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注意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特别是微量蛋白尿的检查。通过微量蛋白尿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做到早期治疗,减少肾功能恶化。
01:24
糖尿病肾病分期
目前共分为五期,一期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二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三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四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五期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早期用的分期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01:40
糖尿病肾病的原因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出现的并发症。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肾病,还有眼底疾病、末梢神经病病变等。糖尿病有人早有人晚,还有的人很多年也不会影响到肾脏。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血糖控制的效果如何,有没有管住嘴且经常锻炼,是否按时吃药使血糖稳定。第二,发生糖尿病的同时是否还有其他的问题,如尿酸高。高尿酸和糖尿病同时发病更容易导致肾病发生和血压高。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血压也高,还有的人尿酸也高,血脂也高,“三高”或“四高”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所以,不要轻视,需要尽量控制“三高”或“四高”。
02:02
糖尿病肾病怎么预防
预防糖尿病肾病最关键的是采取措施控制血糖,这个要由内分泌科大夫诊治,遵从内分泌科大夫的医嘱,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年不吃药,中西药都不吃,还有的患者血糖非常高但是只吃中药不吃西药,这些这都是不正确的。除了需要控制好血糖外,还需要控制好其它指标。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尿酸也高,血压也高,那他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或者时间就会比其他的患者要提前很多。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尿酸、血脂等。这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要锻炼,也要控制饮食,也需要把几个指标同时控制在相对满意的程度。
01:32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发作来的吗
糖尿病肾病,目前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是属于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一般情况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首先是有糖尿病的病史,在患有糖尿病的基础之上,出现肾脏的微血管病,比如肾脏疾病的眼底动脉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在认为糖尿病肾病,系多因素参与,通常可以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一般来说,导致糖尿病肾病出现的常见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可能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二,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就可以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异常情况;第三,由于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可以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出现;第四,高血压;第五,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