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男子头晕、腹痛、腹胀、乏力,原来是扩张型心肌病

1976次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55岁因发生心累、乏力,活动受限,症状加重并伴有腹痛腹胀疼痛放射至肩背部等情况来到我院就诊。通过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我发现他患上了扩张型心肌病,对此,我采取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6周后,患者不适症状缓解,病情恢复良好,准予出院。

【基本信息】男、55岁

【疾病类型】扩张型心肌病

【就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4月7日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头孢唑呜、环磷腺苷葡胺,手术治疗:全麻下行心脏同步化治疗及除颤器(CRT-D)植入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周,出院后持续服药治疗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满意,症状缓解,病情好转

一、初次面诊

2019年4月,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位男性患者,55岁,因“心累、乏力,活动受限,症状加重并伴有腹痛、腹胀,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来院就诊。患者自诉最近常常感到心累,近4天测血压下降,经常无任何诱因的出现头晕,没有头痛、呕吐、晕厥、胸闷、气紧等症状,但休息后就可以缓解,先前一直没当回事,去看了一次中医喝了中药有好转。但后来又反反复复的,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2-5分钟不等,每次发作都没有诱因,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所以想来医院检查一下。为了能进一步准确诊断病情,将患者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治疗前的相关检查。经体格检查患者体温、脉搏、血压无明显异常。患者精神不振,颈静脉无怒张,口周轻度发绀,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细震颤,心率172次/分。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神经反射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血肌钙蛋白、尿肌酸均提示异常,血肌酐、尿素正常。经查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ST‐T 改变;心脏正侧位像提示肺野清晰,心脏外形略大,心胸比值0.57;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左室内径增大。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及相关检查,可初步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

根据诊断结果,我们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首先给予头孢唑呜抗感染,每天输液三次,每次1.5克头孢加100毫升生理盐水。再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改善心肌代谢,地高辛强心,用呋塞米利尿,每天2次。考虑患者出现低血压(收缩压80-90mmHg),给予多巴酚丁胺升压,将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经治疗后患者仍持续感心累、乏力,并出现咳嗽、咳黄色粘液痰,心慌,病情仍不稳定。经全科会诊后,决定全麻下行心脏同步化治疗及除颤器(CRT-D)植入。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恢复良好,症状基本得到缓解。监测心率波动在80次/分左右,血压波动在90-100/60-70mmHg,逐渐减量至停用多巴胺。术后一周内,我们监测24小时出入量正常,血压波动在100/70mmHg,心率波动在75-85次/分,监测心电图未见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症状明显缓解,且病情平稳,通知家属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同时叮嘱患者出院后,坚持按照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做好定期复查。

三、治疗效果

患者出院时,恢复情况良好,病情稳定。较患者接受治疗前,常出现胸闷、心累、乏力明显等症状,经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症状基本已经得到缓解。出院时复查心电图,没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无ST‐T 改变。患者出院两周后,来院进行复查,经查各项指标均正常,血压稳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叮嘱患者要定时定量服药,平时要多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四、注意事项

1.患者要多注意休息,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防止血栓的形成。

2.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神经功能失调。

3.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建议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黄瓜、豆芽、柠檬、丝瓜等。少食多餐,不能吃得过饱。

4.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轻心脏负担,平时睡觉可采取高枕卧位,严格控制饮水量和饮食量。

5.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的用药,切勿私自增减药量,停药或换药等,做好定期复查。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因该病例的患者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心功能较差,血压也不稳定,单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该患者符合植入CRT-T的指征。所以我们与家属沟通后,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期间患者本人和家属都非常的信任我们,一直都能积极配合我做检查和治疗,最终在患者、家属和我们的坚持努力下病情恢复的还不错。患者出院时我也嘱咐患者按时吃药,合理的进行锻炼,心情要放轻松,避免任何不良情绪,在之后复查时家属告诉我患者每天都严格按照我们嘱咐的执行,这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另外,我也想给大家讲一下到底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发病原因现在还不明确,既然是扩心,那就会表现为心脏增大,一般是两侧增大,同时,心脏增大之后,心室收缩功能就会下降了,长此以往就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部分病人在经过一系列抗心衰治疗后心脏仍然会很大、心功能无法恢复,就像是我的这位患者。所以此时需要进行植入CRT-T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相关推荐

01:44
心肌酶高是什么意思
心肌酶主要是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当心肌坏死时心肌酶就会升高。它是比较有特异性的,当心肌坏死时,这个心肌细胞膜发生了破裂,心肌酶就会释放入血,心肌酶高,最多见于就是急性心梗或者是病毒性心肌炎,而且急性心梗时出现这个心肌酶增高,它是一个明显的一个心肌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CK-MB等等,心肌酶的损伤提示有心肌坏死。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遵医生遵医嘱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能够保护更多的心肌细胞,将来对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心功能都是有好处的。
心肌劳损严重吗
心肌劳损它的严重程度要看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的情况。有一部分的心肌劳损并没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的病变。这种心肌劳损往往是通过心电图的一些stt的改变。比如说可能会看到sd段的一个下移,或者是伴有t波的低平或倒置,出现了这种心电图的变化。在以往的这种心电图的诊断或者临床医生当中,可能就会认为有心机的劳损。但实际上这些表现的往往可能大部分病人是非特异性的,因为会看到经过非常确切的临床的检查。比如说冠状动脉的增强ct或者是冠状动脉造影,在一部分心电图这种有一场表现的时候,它的冠状动脉往往是正常的。这个情况下如果冠脉正常,所谓的这种心电图的这种心肌劳损一样的改变,可能就不是很严重,不会有非常这种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是会出现一些影响这种生活质量和生命的这种急性病变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5

2021-05-12

61360次收听

心肌劳损心肌供血不足可以治愈吗
心肌劳损心脏供血不足,要看临床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冠心病引发的心脏的供血不足,经过积极的治疗,一部分的病人它的供血不足会得到改善。但是可以看到临床上很很大一部分的病人,它的心肌劳损或者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诊断是不准确的,往往都是通过一个心电图的报告来进行诊断。比如说在心电图上看到了一些st段的这种轻微的下移,或者是伴有了t波的低频或倒置在一些导联上,就认为心电图的表现使心脏、心肌劳损。但是会发现这一部分的病人,如果再做进一步的确切的检查。比如说肌核素,或者是冠状动脉的增强、ct或者是冠脉造影,有一部分的病人是完全正常的,这一部分的病人本身就不存在问题,说也不存在治愈的情况,但是它的心电图确实和正常的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当然如果是确实因为冠心病引发的这种缺血药的改变,通过一些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经过这种介入或者是外科搭桥手术的治疗。如果是把狭窄的部位解除了,心脏的供血得到改善,心电图可能会回到正常,也算是一种治愈。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有高血压,因为有高血压或者是心肌肥厚,心肌病本身就伴有这种心脏的心肌劳损一样的改变。这一部分可能它的心电图持续是这样的变化,就我从角度讲,也不能算是治愈。
语音时长 01:55

2021-05-12

86166次收听

心肌劳损能自愈吗
心肌劳损一般来说很难自愈。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劳损在临床上实际上没有这种确切的讲法。劳损可能是以往的一个定义,而大多是通过心电图的表现来进行诊断的。比如说会看到心电图上st段的一个下移或者是伴有t波的低平或倒置。这种情况我就会说可能有心肌劳损。但是出现这种心电图的表现,在临床上可以建议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说非特异的,它没有冠心病也没有心脏缺血,也没有其问题。第二个就是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控制不好,伴有了着实肥厚,会有这种表现。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因为服用心肌病也可以出现表现。如果是高血压或肥厚心肌病引发的这种情况,往往它的这种改变是持续存在的,它并不能变为正常。还有一部分确实它是因为心脏缺血,冠心病引发的,经过积极的治疗,一部分的病人这种缺血样的心电图的改变会得到纠正,这是一些非特异性的变化,可能持续就是这种表现。这种情况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也谈不上的这种自愈的问题。所以一旦发现了这种心电图,有这种阀芯逸的变化,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病人做一些确切的冠状动脉的评估,比如说做一个冠状动脉增强ct。
语音时长 01:40

2021-05-12

78698次收听

治疗心肌病的药物有哪些
现如今治疗心肌病的药物有很多种不同类型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也不一样,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洋地黄制剂以及血管扩张类药物等。如果应用洋地黄制剂的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选择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心肌病能活多久
身体发作心肌病者到底能够存活多久和很多因素都有直接的联系,比如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类型等,所以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而现如今可以治疗心肌病的办法主要有药物疗法以及心脏移植等。
心肌病能根治吗
尽管想要彻底根治性疾病难度比较高,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只要病人能够早日去医院接受治疗,并且长时间坚持还是可以根治该疾病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心脏移植、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及基础疗法等。
心肌病的分类
心肌病的出现会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分类,要想真正得到有效的治疗,也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式,首先它也分成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还有病毒性心肌病,在了解之后自然就可以获得针对性的治疗。
02:14
心肌病有哪些症状
发病年龄较小,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维护,尽早干预。心肌病是除了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以外的一类心肌病,心肌病主要由一些遗传因素所导致,原发性因素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长期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心肌病和妊娠所引起的围产期心肌病,最终会导致整个心腔的扩大和心肌功能的下降,针对心衰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强心利尿药物逆转心肌重构,如果到终末期,心脏功能用药物仍然无法缓解,就要给患者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02:19
心肌病怎么引起的
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心肌病。原发性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这类心肌病的原因通常不明,很多有家族遗传史,比如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由家族遗传所导致,会造成心腔扩大,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的下降,对它的治疗方式也只能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来降低心脏的负荷,包括强心利尿和逆转心肌重构的治疗,如果到晚期终末期,只能进行心脏移植。继发性心肌炎,可能由长期饮酒、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这一类因素可以发现,也可以及时干预。
心肌病是什么
心肌病是指没有冠状动脉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但是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脏方面疾病。一般情况下把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的主要是原因不明心肌病,可能跟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原发性心肌病主要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微定型心肌病五大类。继发性心肌病是指继发于某些因素或疾病,多见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比如冠心病可以引起缺血性心肌病;致病微生物感染后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引发后心肌炎后心肌病;家族性糖原累积症造成心肌改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心肌改变;围生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等。不管是哪一类型心肌病,都会造成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都可以影响心脏功能。不同心肌病所采取的治疗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6381次收听

心肌炎能治好吗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感染因素引发心肌细胞、心内膜、心脏大血管以及心包脏层炎性反应。各种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多见。绝大多数心肌炎可以治愈,少数心肌炎可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或者猝死。心肌因炎在治疗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是以改善心脏功能为主。心肌炎只要能及时认真治疗,就可以尽量减少心肌损伤后引起后遗症。心肌炎患者首先应该注意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衰发生。一般情况下应该卧床休息2到4周,病情严重需要休息3到6个月,甚至更长。其次就是增加营养,多吃优质蛋白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还应该用一些针对病原微生物药物,再就是针对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损伤后引起并发症治疗。如果心肌炎有心律失常,就要用心律失常药物,比如氨碘酮、普罗帕酮等。如果有心衰,就需要控制心衰,比如可以用一些强心药、利尿剂以及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对于心肌炎,虽然有治愈倾向,但是也应该积极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8

55634次收听

02:01
什么是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属于心肌病的一种,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心脏增大、扩张。扩张心肌病可能为家族遗传性或后天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过度的饮用酒精、药物等。早期没有特殊的症状,可能偶然在体检时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或者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最突出的体征为心脏增大。一旦临床发现不明原因的心脏增大,即可以高度怀疑扩张心肌病,主要依靠胸片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明确。
01:48
什么是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由于心肌细胞病变导致心脏功能减退,或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的疾病。心肌病的种类很多,从病因上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的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通常原因不明,遗传、代谢药物等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继发性心肌病,则可能由于化学毒物及其他系统疾病诱发心肌的病变,其实是全身系统疾病的心脏表现之一。从形态功能上,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及未分类型的心肌病。其他不符合上述分类特点的心肌病,则归类至未分类型的心肌病。
章鱼样心肌病是什么
应激性心肌病多由精神心理应激、躯体应激诱发,其发病时左心室造影于收缩末期呈底部圆隆、颈部狭小,形似日本捕章鱼用的网套,故称之为章鱼样心肌病(“tako-ttsubo”心肌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例为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