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肝胆外科 > 外科 > 门静脉高压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胰胆外科主要诊治胰腺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胆管结石、胆管癌等。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突发性炎症,通常表现为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重症需手术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持续性炎症导致纤维化,常见腹痛、脂肪泻、糖尿病等症状。长期酗酒是主要诱因。治疗包括戒酒、胰酶替代(如胰酶肠溶胶囊)、止痛药物管理,严重者可考虑胰管引流或胰腺部分切除术。
3、胰腺肿瘤
胰腺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隐匿。常见表现为腹痛、黄疸、消瘦等。诊断依靠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需手术切除(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配合化疗(注射用吉西他滨)等综合治疗。
4、胆道系统疾病
胆道疾病涵盖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多因胆汁淤积或感染引发。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痛、发热、黄疸。治疗包括抗生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胆道引流,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或胆管探查术。
5、胆道肿瘤
胆道肿瘤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黄疸、皮肤瘙痒。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如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晚期可采取胆道支架置入缓解梗阻,配合靶向药物治疗。
胰胆系统疾病患者需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监测营养状况,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改善漏尿可尝试凯格尔运动、臀桥、深蹲、腹式呼吸、剪刀腿等动作,这些动作有助于修复盆底肌。漏尿多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常见于产后女性或中老年人群,长期坚持针对性训练可提升控尿能力。
1、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通过重复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力。平躺屈膝,想象憋尿时收紧会阴部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该动作可直接锻炼尿道括约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注意避免腹部或大腿肌肉代偿发力。
2、臀桥
臀桥动作能同步激活盆底肌与臀部肌群。仰卧屈膝,脚跟靠近臀部,抬起骨盆至肩髋膝呈直线,顶峰收缩臀部2秒后缓慢下落。该动作通过髋关节伸展强化盆底肌支撑力,适合产后盆底肌轻度松弛者。
3、深蹲
徒手深蹲可增强盆底肌与下肢协调性。双脚与肩同宽,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起身时收缩会阴部肌肉。深蹲产生的腹压变化能刺激盆底肌反射性收缩,但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者需谨慎。
4、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通过膈肌运动间接训练盆底肌。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小腹并上提盆底,每天练习5分钟。这种低强度训练适合术后康复期人群,能改善盆底肌血供与神经控制。
5、剪刀腿
仰卧位剪刀腿动作侧重内收肌群与盆底肌联动。双腿伸直交替交叉,配合呼气时收紧盆底肌。该动作对改善急迫性尿失禁有帮助,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避免过度抬腿。
建议每天选择3-4个动作组合练习,每组重复8-12次,每周至少训练5天。训练初期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应循序渐进增加强度。避免憋气或过度用力,咳嗽打喷嚏前可预先收缩盆底肌防止漏尿。若训练3个月仍无改善,需就医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病理性因素。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食物,帮助维持肌肉弹性。
十年前分娩导致的会阴撕裂伤通常可以缝合,但需根据伤口愈合程度、瘢痕组织形成情况及当前功能影响综合评估。陈旧性会阴裂伤修复手术适用于存在明显不适、感染或功能障碍者,需由妇科或整形外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若陈旧裂伤未完全愈合形成瘢痕组织,且伴随会阴部疼痛、反复感染或盆底肌功能障碍,手术修复可改善症状。医生会切除陈旧瘢痕组织后重新分层缝合肌肉和黏膜,常用术式包括会阴体重建术、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等。术后需配合生物反馈训练预防再次撕裂。
若裂伤已自然愈合且无功能异常,则无须手术干预。但需注意陈旧裂伤可能增加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伴有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时,需采用带蒂皮瓣移植等复杂修复术式。
会阴裂伤修复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使用高锰酸钾坐浴预防感染,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建议孕前咨询产科医生评估分娩方式,既往重度裂伤者可考虑剖宫产预防再次损伤。定期盆底肌功能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7个月大宝宝感冒流鼻涕通常无须吃药,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护理缓解症状。若伴随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持续拒奶或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遵医嘱用药。
7个月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流鼻涕是鼻腔黏膜清除病原体的自然反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维持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黏液。避免包裹过厚或直接吹风,睡眠时抬高头部15度可减轻鼻塞。
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50次、嘴唇发绀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可能提示细菌性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或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细菌感染。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或减充血剂,此类药物可能引发婴儿心律失常或呼吸抑制。
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记录每日体温变化和鼻涕性状。若症状3天内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诊儿科。护理期间家长接触婴儿前需规范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通过乳汁传递免疫活性物质。